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高新波

通讯员 吴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12日   12 版)

    今年年初,作为“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理论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新波教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接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证书。

    15年磨一剑。高新波与他的团队,用胸中的“执着”与手中的“极致”,诠释了千锤百炼之钢背后的科研初心。

    当今,视频监控、VR/AR、无人系统、机器人视觉等各种新兴感知平台不断涌现,感知数据每日海量产生,迫切需要发展高效的视觉计算方法。

    2001年,29岁的高新波完成了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到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建起“影像处理系统实验室”,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的李学龙、陶大程两位学者保持科研上的密切合作,围绕“社会公共安全”国家重大需求和“信息-物理-认知三元空间融合”国际学术前沿,探索视觉计算与协同认知的新理论,着重解决异质图像重建和图像质量感知中的瓶颈问题,在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领域进行了10余年的联合攻关。

    但是,科研的道路并非坦途。团队在图像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的艰难过程,是让高新波印象尤为深刻的一段“颠簸路”。

    2008年,高新波与他的博士生路文以及陶大程、李学龙合作撰写了论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部分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的一种新测度。文章投至图像处理领域的顶尖期刊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评审,编辑部返回了4位评审人的评审意见——一共20条大问题和18条小问题。

    一条条异常严苛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予以解释、支撑。没有任何抱怨和等待——当时正值春节期间,但分处西安、香港、伦敦三地的4人,大年初三就全部投入到论文的修改中,每日通过邮件、电话沟通讨论。

    终于,经过13天通宵达旦地和问题“死磕”,在元宵节当天,每一个“问号”都被拉直,得到了完美的解答。对于这篇14页的论文,回答评审人的问题足足用了20页。

    修改稿投出后,又经历了两轮严格评审,最终得到录用。论文在线发表后,连续5个月在IEEE Xplore数据库中下载量名列Top100榜单,同年获得了微软杯IEEE125周年优秀论文奖。目前,这篇论文在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已被引用200余次,所提出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2008年至2010年,用高新波的话来讲,“是埋首苦拼的3年,也是竭力突破的3年。”彼时,团队已经有了较好的积累,做到了国际期刊上有文章、国际讲坛上有声音,也承担着国家和部委的面上课题。“但是,一切都按部就班,长时间地在同一水平上徘徊、搁浅。”高新波敏锐发现了阻碍团队前行的“暗礁”。为了破解“天花板效应”,高新波提出,将“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融入大交流”作为团队起跳的“撑杆”。为此,团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竞争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临地空间信息栅格网理论及关键技术”。

    经过近一个月的煎熬,答辩提纲更新了近100个版本。在最终的答辩中,团队脱颖而出,获得了重点项目的资助。

    作为“头雁”,高新波对这个平均年龄不足40岁、正值创新旺盛期的“雁阵”寄予了很高期望,他鼓励大家到国际知名大学访学,了解国际同行研究方向、进展,自觉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到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高新波也相继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成员在各自方向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单”。

    高新波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的同时,也时常告诫年轻人,“千万别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了安逸”。

    在高新波眼里,前行的脚步容不得半点停歇。“我们希望在图像的超分辨重建上设计更为先进的算法,在人脸画像-照片的合成与识别上开发更有效的人员排查和认证系统。”

通讯员 吴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6月12日 12 版

人类,你真能抓到我吗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
从灾难中寻找灵感 大学生研发激光救援机器人
中国项目首登国际空间站 中美空间科学合作“破冰”
中国嫦娥五号飞行方案首次披露
“无人驾驶”何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