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合办的第三届“思想中国”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学反思:不同流派的视角”,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1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倡议,要“做有思想的学术、立有学术的思想”。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国务院参事夏斌先生则对当前中国国内政策、应用研究重于纯理论研究的风气,提出了改进建议,期望当代中国经济学人能在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留下自己的声音。
产品市场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博尔顿在主旨报告《微观视角的反思:监管与公司治理》中指出,放松监管确实会引入竞争从而带来成本降低、产能扩张的激励,但也会加大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金融风险,使得分散的风险厌恶的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转而让位于那些有风险偏好的在资本市场频繁交易的基金经理,这对消费者福利的改善可能也没有显著的影响。
对此,田国强教授认为,在美国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市场已有相当自由的情况下,对其再进一步放松监管不见得是好事,但是,在我们的经济影响已经这么多的情况下,如果让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以近年来中国风力发电难以入网为例并指出,产品市场的监管对效率提升和福利改进都是不利的。田国强教授强调,“要达到我们的社会目标,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要以制度环境作为前提,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现实约束条件,再根据个体的激励反应所显示的信息来制定游戏规则并执行规则,实现法治。”他还认为,无论是国家治理、产业治理,还是公司治理,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中观制度经济研究值得期待
法国巴黎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新制度经济学学会联合创始人克劳德·梅纳得,从理论、方法和工具的视角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前沿进行了回顾。他认为,未来制度经济学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一是市场与科层制的混合制度研究,二是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中观制度研究。
钱颖一教授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对于制度经济学的态度和研究现状也处于两个极端:一方面,对概念和原则进行了很多讨论;另一方面,有很多对企业、土地、农村问题的经验性观察,但“比较欠缺的是中间的,能从现象抽象到理论,以及能从概念下到模型或者理论的研究”,这方面需要加强。经济学家张曙光则补充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在他看来,现有的App也许会颠覆张五常在《佃农理论》中提出的“租值耗散”概念,由于App掌握点到点的用户交易信息,提供各种分散化、个性化服务而创造出大量租值,形成租值集中于App平台的新现象。
本届论坛将制度经济学的反思,放在了微观经济学之后,体现了主办方对于制度问题的重视。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韦森在论坛上呼吁,当前,中国经济学界要做好理论准备,深入思考“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与制度基础”,研究中国进一步“需要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如企业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政府预算制度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不应忽视货币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研究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发生了一些变化,到底有哪些新的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理论出现?目前,又有哪些重大议题需要研究者去关注、研究并解决?特别是,中国有哪些议题值得研究?对此,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哈拉尔德·厄里格从五方面给出了建议,分别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房价和金融市场:景气循环、老龄化和储蓄过剩、宏观经济学下的医疗保健、宏观经济学下的全球变暖”。
“没有‘钱’的宏观研究没有任何意义。”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股票业务部负责人黄海洲博士在点评中直言不讳,他认为,“我们应该理解货币的重要性,到底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货币的体系有多重要。”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丹阳则指出,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中的“货币幻觉”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还不充分。所谓“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往往只对货币名义价值变动做出反应,却忽视因通胀带来的货币实际购买力变化这样一种认知偏差。在他看来,将货币幻觉放入现有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有助于厘清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院长助理、经济学博士)
陈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