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在卖萌装嫩的时代独自面对风雨

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15日   02 版)

    1995年出生的一批青年大学生,即将在这个夏季走出校门。他们或就业、或升学,迎来人生新阶段。这也意味着,“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可爱、可信、可为”的95后一代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

    大学毕业意味着什么?答案见仁见智。我的回答是:意味着幼态持续的真正终结。“幼态持续”从生物学那里借用到对人类社会观察的概念,对我们理解人格成长和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大有裨益。

    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就是发育成熟的生长时间与孕期之间的比例关系。大象的成熟期是11年,它在母体内孕育的时间长达22个月。人类要怀胎十月,孕期比黑猩猩只多了几天。但黑猩猩大脑成熟期只需要1年,性成熟期也不超过10年。相对于发育速度,人类的孕期实在太短。按照生物学家的估计,如果人类孕期和生长期合乎比例的话,婴儿在母体内应该再待上7个月到1年时间。从这个意义说,人类只能在“理论上”远未成熟的时刻生产才能母子平安,因而全部的人类都是“早产儿”。

    正因为人类的普遍“早产”,才有了如此漫长的后天受教育、被呵护、受关爱的阶段。这既是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类的受教育过程。这种因应幼态持续的持续教育与社会化,形成了身体与心灵、体力与智力发育的梯度感和节奏感,进而使得代际之间建立一种有秩序的师承关系,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狮群、猴群中不断发生的紧张的代际对抗和抢班夺权。年轻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也构建社会关系,传习公序良俗、道德法律和历史文化。

    即便在这个成年人卖萌装嫩盛行的时代,大学毕业也多少意味着步入终结幼态持续、独自面对风雨、一力承担责任的新阶段。回望大学生涯、追忆青春岁月的同时,很有必要检视一番4年间从大学得到了什么,需要珍视和应当坚持、继承、发扬的是什么。我想,以下3个维度是值得考虑的。

    一是读书思考。大学是人一生中培养阅读习惯最关键的阶段。曾国藩在家信中勉励儿子要“耕读传家”,他认为人的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每个人都会觉察到自己大学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这种气质变化,一个直观的检测方式是到书店去走一遭,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阅读品味、鉴赏能力的变化。随便抽出一本书,无论是否自己专业所及,都能大体判断出何谓“写得好”、是否“值得买”。这就很了不得!耕读的本初含义只是农耕和读书,在现代社会可以引申为物质与精神、职业与兴趣、自食其力与自得其乐。职业人生总有限,读书修身却无涯,用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创造生活,同时用8小时之外的阅读自得其乐、充盈内心,这是一辈子的事。

    二是调查研究。现在很多中学也有不少科创训练、社会调查,但对个人来说真正的大规模调查经历,主要是发生在大学阶段。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多少需要与人打交道,有温度、有情怀,关心人的安危冷暖。走出校门,去农村、街道,了解这个社会的基本运作过程,了解每个人谋生计的个人成长过程,倾听他人的故事,加深自己的理解。这种大学时代养成的调查研究习惯,也会持续地在后续人生中发挥作用。

    三是志愿服务。助人自助、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是当代青年整体风貌的闪光点。做志愿服务的过程,能够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激发出来,让人产生共鸣。很多人可能羞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做好事,去帮助他人本来是正常的,反而要包装起来、生怕人看到,怕被人说“沽名钓誉”。这完全没有必要。追随自己内心的真实召唤,去践行自己早就坚持的善念,何惧人言。把有意义的事情办得有意思,让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这样的志愿服务行动,理应超越短暂的大学4年,成为一种终身实践。

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15日 02 版)

毕业的起点之后 是无人知晓的无穷未来
时间让一切印记变得模糊 我却不愿“等”到毕业
把你送到此处 也就真正迎来了一场别离
在卖萌装嫩的时代独自面对风雨
彼岸向我招手,内心因充满未知而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