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宇航员就是人类发向宇宙的种子。其实更确切地说,他们是人类给自己探索未知、探索自己精神的播种人。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杨利伟、景海鹏、陈冬参加了香港航天科普展的一系列活动。他们前往香港中华基金中学与学生互动时,被校方称为“民族飞天英雄”。
从这个称谓就能看出,航天科技、航天员在香港民众心中崇高的地位。去年10~11月,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一号上做的太空养蚕实验、水膜反应实验和双摆实验都是由香港中学生设计的。香港孩子的太空情结、奇思妙想也被广为传颂。因此,他们成了香港的名片、香港的骄傲。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创科驱动 成就梦想”科技展开幕典礼上反复赞美他们:“天才横溢。”
航天员与香港学生关系“老铁了”
本次航天科技展人气爆棚。虽然今天是周四,上班族无法前往,但老人和孩子将展厅挤得满满当当,每个体验类的项目都排起了长队。
航天员陈冬是个大帅哥,粉丝无数,他身边总是围满了女学生。有人问他,你上太空前说要把星星摘下来送给5岁的双胞胎儿子,后来你怎么遵守诺言的?
陈冬很随和,对粉丝的问题有问必答。他说,我把在太空拍的星星照片拿出来给儿子看,“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了本事,自己上去摘星星吧”。
在给26所中小学的数百名学生讲课互动的时候,景海鹏也给香港的学生吃了偏食——首次公开播放在太空做香港学生建议的3个实验时的视频。他开玩笑说,视频是航天员“自编、自导、自演”。
而航天英雄杨利伟则给孩子们作了“中国载人航天最新进展及未来规划”的报告。他在分享中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立项至今的发展历程。现在,中国已有11名航天员进入过太空。中国的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组建完成,之后会在太空中进行不少于10年的实验。
有学生问杨利伟,从太空看地球有什么印象和感受?他回答,看见蔚蓝色的地球,飘着淡淡的白云,非常漂亮。飞船速度很快,每秒钟接近8公里,但因为高度很高,没有参照物,看到地球表面时,大地在缓慢地移动。
杨利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些听报告的学生知识面和视野都比前些年的科学迷更进一步,提出的问题很专业。比如,他们设计了太空养蚕的实验。这回航天员来香港,他们问,现在蚕宝宝怎么样了。这种爱科学的精神令人欣喜。
香港学生都是“好奇宝宝”
被杨利伟高度赞扬的香港小航天迷都是什么样的呢?
在实物展区的布展人员崔文静告诉记者,来这里的学生都是“好奇宝宝”,围着她问这问那。香港学生的问题很发散:“太空笔跟我的笔有什么区别,能不能写作业?”“航天员在太空病了怎么办?”
“之前我还有点担心,怕他们说粤语没法交流,没想到小朋友们的普通话都很好,毕竟香港回归20年了!”崔文静说。
梁乐谦正在香港圆玄小学读六年级,跟同学们一起来看展览。
他发现,在四号厅有个100多斤的南瓜,体型很卡通也很萌。来自北京的一个姓朱的大伯告诉他,现在这个季节采摘还太早,南瓜没长大,通过太空育种,回来筛选出来的种子种出来的南瓜应该有300多斤。
梁乐谦和同伴刘伟邦还去了五号厅,“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搭载空间生物科学应用试验”展柜让他们更着迷。里面有中国航天员中心的钝顶螺旋藻、海南的山兰稻优质种子、太空畅饮-莲雾红茶配方、杂交油菜籽16xm864、笑傲天宫黑茶冠突散囊菌—金花。
航天食品研究员和开发者简一平耐心地给两个孩子讲解了各种微生物菌群的作用机理。
一个小姑娘则要求尝尝中国人首次太空泡的茶——航天小微茶。她问工作人员,“我能不能喝一下景海鹏在天上冲泡的茶?我想知道在地球上喝天上的茶是什么感觉。”她叫林雨晴,来自香港陈吕重德纪念学校。她看到航天食品展柜里有一种航天员太空餐,叫藻麦茶,据介绍,只要吃20克,就能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4~6个小时所需要的能量。
林雨晴还对荣誉榜“我与天宫同行”非常感兴趣,上面都是中小学生的名字。他们是因为参加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举办的“笑傲天宫”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得奖,名字的榜单被“神舟八号”搭载进入太空。讲解员说,榜单上面有数万名青少年的名字,这件展品凝聚着中国青少年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祝福和期盼,承载着青少年们心中的航天梦想,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史料见证。
探索科学的种子在发芽
在太空育种单元的讲解员朱琳说,航天育种是利用宇宙环境,培育新的品种,造福人类。种子因为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并接受宇宙射线辐射而发生变异。通过筛选,科学家把强壮的种子放在地球上种植,所以才有了300多斤的南瓜和小伞一样的灵芝。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热爱科学的种子。过去,大家都觉得航天科技深奥和神秘。但因为有了一场场科普报告,一次次科技展,一位位热情和青少年互动的航天员、科学家,孩子们身上的“航天种子”在发芽。
梁振英也对孩子们说,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不仅在天上,也在海里,“这些我要请青少年朋友们在网上去查查这些资料,确实是非常非常了不起”。
也许正是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产生了好奇心,对科学的热情不会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而降温。
在中国青年报的展柜前,很多小朋友好奇地翻看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他们并没有因为报纸是简体字就失去读报的兴趣。也许就像杨利伟说的那样,加强香港与内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坚持举办香港学生来内地的航天夏令营,让更多的香港孩子了解伟大祖国的最新成就,是最好的向心力,是最大的文化自信。
本报香港6月2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