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足不出户 在家放牧”

内蒙古传统农牧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7日   03 版)

    开栏的话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起点;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守望相助70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即日起,本报将开设“守望相助七十载·壮美亮丽内蒙古”栏目,展示内蒙古70年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

    呼日勒巴特尔生态家庭牧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乌那嘎嘎查(蒙古族的行政村叫“嘎查”——记者注)。在这里,蒙古族牧民呼日勒巴特尔一家5口人里的3个劳动力经营着900亩草场和130亩饲料基地。家里打草机、粉碎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一应俱全。

    2016年,牧场开始实施草牧业试点项目——节水灌溉种植混播牧草300亩,家里的46头西门塔尔牛赶上旱季也都吃喝无忧,没有放牧的草场牧草高达90厘米,亩产鲜草827公斤,纯收入达到15万元。

    六七月的阿鲁科尔沁旗,铺天盖地的绿色滚滚而来,上千亩郁郁葱葱的紫花苜蓿将绿色铺展到天际,体量巨大的移动喷灌机时不时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彩虹。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东北部,属于科尔沁沙地西北缘。近年来,为有效治理退化沙化草地,改变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实现农牧民增收,阿鲁科尔沁旗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针对阿鲁科尔沁旗气候条件适宜、南部沙化草原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实际,牧民们在严重沙化的草地上进行节水灌溉,种植紫花苜蓿。

    2008年,第一个高效节水人工种植草地试验成功;2010年,5000多亩紫花苜蓿落地生根,阿鲁科尔沁旗以每年不低于20万亩的速度实施着计划。

    截至去年年底,全旗紫花苜蓿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07万亩,牧草年产量60余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2013年,这片神奇的土地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

    草产业不但跃身为阿旗支柱产业之一,更成了牧民们致富的法宝。

    牧民们说,草捆就是金砖。如今,呼日勒巴特尔生态家庭牧场扩建220亩节水灌溉种植混播牧草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呼日勒巴特尔说,今年养殖的纯收入预计超过30万元。

    而在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左旗,草原牧民已经进入了“足不出户、在家放牧”的高科技放牧时代。

    在满都拉图镇萨如拉塔拉嘎查,49岁的蒙古族牧民宝力道巴特尔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边看着屏幕上自家的400多只羊在几公里之外的草场上吃草,一边悠闲地和记者聊天。

    2015年起,苏尼特左旗在部分牧户家安装羊群卫星跟踪定位与查询系统。牧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电视屏幕随时掌握自家羊群的实时位置,也可以查看一定时间段内羊群所行走的轨迹、计算行走的路程。

    坐在家里放牧,在苏尼特左旗已经成为现实。安装羊群卫星跟踪定位与查询系统,除了方便牧民查找羊的位置,防止羊走丢,还可以为溯源羊提供基础数据,证明这是在自然条件下放牧生长的羊,最终目的是实现苏尼特羊优质优价,增加牧民收入。

    去年11月,宝力道巴特尔一家3口搬进了67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房,过上了窗明几净、地暖取暖、24小时热水的“城里人生活”。

    为了让更多牧民致富,他带领7户18名牧民合作创办了“努古日勒”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还扩展饲草料基地,建立了标准化苏尼特肉羊养殖基地。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宝力道巴特尔采取了“放牧+补饲”的饲养模式,不论基础母畜还是羔羊个个膘肥体壮。

    据宝力道巴特尔介绍,羔羊从一出生就打上耳标,建立“身份证”档案,由于可追溯羊肉品质,他家的羔羊出栏时每只能多增收几十元。

    像宝力道巴特尔家这样的苏尼特羊标准化畜群,在苏尼特左旗目前有1300群,牲畜总头数达到39万,形成了涵盖全旗40个嘎查的优质苏尼特羊生产区。通过“企业+合作社+牧户”现代经营模式,苏尼特左旗还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现代生态家庭牧场、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工厂+牧场+市场”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让牧民们踏踏实实发起了“羊”财。

    从过去人多地少的贫困家庭,到现在丰衣足食的产粮大户,从当年4个人协作才能种一陇地,到现在一个人开车同时能种4陇,57岁的敖敦林见证了家乡的农业从手扶犁的耕作到半机械化,再到全机械化的整个历程。

    敖敦林的家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阿尔拉镇马当浅村,他家共有12口人,全家经营的1200亩耕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马当浅村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的村落,村里的达斡尔族占90%,大多以种地为生。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0余年里,敖敦林利用科学种田技术,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不仅如此,他还带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承接下千亩高产示范田项目。2007年敖敦林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现在全家一年靠种地获得的纯收入达到20万元。

    和现在窗明几净的新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个院子里的旧居。那是一座传统的达斡尔民居,土墙草房,墙上挂着几串红红的辣椒。土木结构的室内,作为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一张宽大的“蔓子炕”至今还能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

    墙上挂着一张敖敦林父亲当年在田间劳作的老照片,那时候还是原始的耕种方式,3头牛拉着犁奋力前行,人则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已经定格为历史,但那却是敖敦林心中一段抹不掉的记忆。

    作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家庭农牧场既符合农牧业生产特点和家庭经营的特征,又保留了农牧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和现代农牧业的“领头羊”,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内蒙古在2016年年底公布了第一批151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名录,全区12个盟市还认定了一批盟市级家庭农牧场。

    “以前100亩地一副犁一家人紧忙活,实现机械化,上千亩地种起来都不是事儿。”站在自家院子里排成长列的大型耕作设备前,敖敦林感慨万分,这些身价动辄十几万元的农械,对他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来说曾是奢望。但如今,凭借生活的改善和政府的补贴,敖敦林家里大大小小的农业机械已经拥有了十几台,艰苦的耕种变得越来越便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7月17日 03 版

生动诠释不忘初心 谱写人生精彩华章
福建:360名大学生奔赴志愿服务一线
青春胜似战旗红
中国移动通信业跃上新高地
内蒙古共青团力推68项改革举措
暴雨侵袭后的小镇
内蒙古传统农牧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中国青年报社新办理记者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