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海波眼中,乌海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总是充满着“黑”的艺术哲学,地下源源不断的煤炭不知不觉转化成了笔下律动的墨韵,成了这座城市为他划出的人生轨迹。
乌海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优质焦煤占内蒙古已探明储量的75%,被誉为“乌金之海”。
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建。上世纪50年代末,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汇聚于此,开发煤炭。范海波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平沟煤矿度过的。
简陋条件下练习书法,相互切磋,逐渐成为矿工寄托情思、消遣时间、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和乐趣。在范海波的记忆中,乌海的书法艺术发轫于矿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他是一名矿工,之后成为书法爱好者。随着研习者日渐增多,在企业、政府的推动下,各类书法艺术组织相继出现,书法开始改变城市面貌。
毛笔造型的路灯,成排地出现在街边。人民路上的商铺牌匾,均是一幅幅书法作品。海北大街上所有建筑物临街立面,都增添了墨、纸、中国印的书法元素。这座工业城市,在规划建设中融入书法文化元素,逐渐由“傻大粗黑”的煤城形象转变为墨韵飘香的书法之城,越来越有“文艺范儿”。在公园广场亦或餐馆,书法练笔心得是最常见的谈资。小店老板临摹字帖打发时间,楼堂馆所、家庭院落以悬挂书法为时尚,礼尚往来者也以馈赠本地名家书法作品为荣。
2008年9月10日,在第二届黄河明珠·乌海文化节暨万人书太阳神活动仪式上,乌海市正式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第一个书法城。同年,乌海两所小学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兰亭小学”。2011年,乌海又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名城”。
范海波认为,书法如今已经融入乌海人的文化生活中。在这里,就连小学生都会因为“书法不好”而担心被同学比下去。
徐梁是乌海市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所在的小学,是被中国书协命名的“中国书法兰亭小学”之一。学校开设书法课已有20多年,书法课也是学生每周的必修课。尽管获得了班里书法竞赛第一名,徐梁每周还是会到乌海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练字。“学校一至三年级主学硬笔书法,四至六年级以软笔为主”,专职书法教师李艳春说,“书法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耐心、专注力,帮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和徐梁相比,30多年前,范海波的书法求学经历却没那么便利。
那个年代没有专职书法教师,缺少专业字帖,“书法还没普及,只能算是一门精英艺术”,范海波说,自己是从模仿班里书法优秀同学的字迹开始书法学习生涯的,后来,相继参加了郑州硬笔书法学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函授培养。为了参加每月一次的函授大课,他要骑自行车往返10多公里。他的作品从获得市级、自治区级的奖励,发展到屡获国家级专业竞赛大奖。
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可以人人都喜爱书法;不一定人人都以书法为自己的事业,但可以人人都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这种独具特色的普及性,被中国书法界誉为“乌海模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都是这场“全民书法”热潮中的主角。
为了培养、鼓励书法人才,近年来,乌海不断加大书法城建设的投入力度。2009年成立的具有乌海特色的“中国书法城·乌海院士委员会”,发展院士47人,财政每年给予补贴,用于创作、采风、展览、进修、交流等。对于考入高校书法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分别给予两万、3万、5万元的奖励;市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对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及书法城创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万元,开创了全国书法史的先河。目前,乌海市拥有国家级书协会员35人,自治区级书协会员145人,全市业余书法培训学校、学习班30多家。
位于乌海海勃湾区林荫街道的海馨社区等居民区,还在书画室专门为老人开设了软硬笔、太极书法、地书等教学课程,并免费提供墨、纸、字帖及书法报刊,通过定期开设书法讲座培训课,让社区老人也能随时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今年78岁的刘凤翔,连续两年每天坚持步行20多分钟来书画室练字;75岁的退休教师张世宏更是把练习楷书当成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活动,一天不落。
“谁也没有想到,乌海市会成为一座书法城。”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乌海市书法协会副主席,范海波欣喜地看到,书法艺术,早已走出了过去“小众”“神秘”的状态,正以“无所不在”的姿态,改变着乌海的一代代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