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仑 受访者供图
在传统图书出版印制做了20年,朱海仑的一个新想法缘于一片孝心。
在北京工作的朱海仑平常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父母,回家的时候给父母买礼物一直是个大难题。妈妈好哄,爸爸有些古板,对物质生活不在意,对女儿送的礼物都不满意。
好在他们有一个爱好——旅游。前两年70岁的老两口还自驾1.2万公里,在新疆玩了两个月。
“送什么能够给他们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朱海仑想到给他们做一本书,把照片、旅途中所思所想都呈现出来
春节回家,当朱海仑把书送到爸爸手里的时候,老人有些激动:“能不能给我多做两本,这一年我什么都不要了。”他拿着这本书给很多朋友讲述了精彩的退休生活,幸福感持续了很久,也对女儿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老人的同学、朋友也在不断询问如何做这样一本书。
“这份礼物的珍贵之处不在于价格高低,而在于用心记录,留住了时光,留住了爱。”朱海仑脑海中一个个性化、智能化自助订制图书编辑平台的创意正式诞生了。
其实,制作个性化台历、挂历、图书已经不是新鲜创意,但“作書”不同于这些简单制作、印刷的方式。
“这个项目是传统印刷行业与互联网嫁接的升级项目,‘作書’提供的产品不是‘照片书’而是真正的‘书’。”朱海仑说,图文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图文科技”)的母公司图文天地制版印刷公司(简称“图文天地”)在中高端印刷、设计、出版行业中做了20多年,已经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而且优势是在图像领域。因为一个出版物最后呈现出来,前期的设计,和材质选择、装帧特色与最终质量关联度很高。
他们制作出版的许多印刷品其实都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宁波天一阁等博物馆陆续出版一些典籍作品,对品质要求非常高,图文天地已经长期与他们合作。他们完成过中国美协、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订制需求,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美术类艺术院校提供订制服务。
有了多年对艺术珍品的鉴别、再呈现的经验,自然会用“挑剔”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普通人的书。
“作書”很简单,先在手机上下载App,其余的工作都可以自助完成:选图、裁切、文字编辑、排版。软件里有2000多个模版,供用户选择。只要完成这几步,一本书在7天之内就可以快递到家。
高度智能化的背后是公司引进了全球集成度最高的装帧设备,设计制作、调色过程完全没有人的参与,都是全电脑自动化操作,最大化程度保护用户的隐私。这种数据智能化生产一天可以做出1万本,每本书都可以不同,有自己的丰富个性。
图文科技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公司,有二三十个软件开发人员,把软件与机器结合,用技术解决传统印刷业中的问题。
经过与软件工程师不断讨论合作,现在朱海仑已经能够理解软件如何实现自己的需求,软件工程师也能够理解朱海仑提出的图书制作需求。
他们共同解决的不是传统的前端上传、后端印刷,而是让计算机独立完成扫描、调色、校色、排版这些以前印刷行业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
朱海仑把这些归纳为“设计前的设计”:“我们把设计师的智慧和经验封装在软件里,让软件获得设计师的智慧,之后调色、排版、拼接、装订,都由机器来自动完成。21秒钟可完成一个业面的操作。1万本书的规模也只需要工厂的15名工人。”
图书中的跨页印刷在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中属于高难度系数任务,而在“作書”中,这是很简单的。而且,图片跨页呈现更具冲击力,用户非常喜欢。产品在2017年6月正式上线,没有做任何宣传,不到两个月,就做了3000多本书。
App也只是其中一个入口,微信、PC端都可以免费进入,适应了各种用户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用户端软件不同于当前近似产品,是一款离线编辑器,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使用,进行编辑。“让用户在高铁上、地铁里,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编一本自己的书,用‘作書’做自己的生活日记”。
“很多人外出用相机拍照,回来把照片倒到硬盘里;现在智能手机普及,随手拍,手机里会存上成百上千张照片,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过程就完成了。很多照片就此开始沉睡。如果把他们打印制作成书籍,翻阅率就会大大提升。”朱海仑强调“作書”不是做相册,是做一本真正的书。
一般用户用手机拍照时,图片一般是1.5M~2.5M的大小,而高质量的印刷一般需要8M的清晰度,朱海仑的团队已经解决这一障碍,让图像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她带领的团队陆续申报了30多项专利,已经获得20余项专利证书。
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印刷行业和其他一些行业一样,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冲击,甚至被归到低端行业之列。但是朱海仑到欧洲、美国等世界上发达地区国家考察发现,他们的印刷业依旧活得很好。
“印刷业不应该是低端的代名词。特别是行业中人,我们更不能妄自菲薄,否认这个行业的价值。”朱海仑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从国外订购设备时,只肯花钱买“铁身体”,不舍得花钱买机器的“大脑”,国内印刷业与信息技术衔接程度太低。
只用机器的“铁身体”部分,也造成了整个印刷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这一点上,图文天地一直在做高端图书印刷,无论是对技术人员,还是技术工人,都要求很高,培养了这个行业的许多“匠人”。
图文天地一直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助研单位,朱海仑连续十几年给学生讲授印刷装帧课程,“这也是我们在储备人才和行业智慧”。
对于这一项目是否会马上出现竞争对手,朱海仑很自信:“目前不会特别多。一些做个性化书籍的企业,会购买成型的软件,但是随着用户需求,我们的软件会不断迭代。”信息时代“共融共享”的理念,也对朱海仑深有启发,“我们也不会做成一个封闭的产品。会开放出版平台,也会与其他行业合作,提供印刷的终端解决办法。比如报纸的个性化印制。”
“不负时光,留住记忆,圆千万人的出版梦。”朱海仑的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实现。她的女儿是一年级小学生,每周上一次绘画课。每次上完课,小女孩把自己的画拍下来,上传到“作書”上,积攒到几十张,就自己出一本书。朱海仑的父母,旅游回来之后,由母亲负责把图片整理上传,做出一本旅游书。“不用我指导,这一老一小都在用软件来圆自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