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以让瘫痪病人依靠意念控制的“医疗机器人”,到利用航天热解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项目,以及打造出世界上最薄铜箔,使电力汽车续航指数大幅提升的成套设备技术……
“盐商杯”第四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上,东道主陕西队的参赛项目主打“硬科技”——“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正使陕西迈向全国创新创业的舞台前沿。”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创赛项目组负责人李宗际表示。
据了解,仅已举办过5届的陕西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为例,累计5800余个项目参与大赛,促成融资4.08亿元,带动和解决就业7万余人。省赛的参赛项目数量,也从首届时的800多个,增加到了现在的2000多个,直接参与创业青年近万人。
更为明显的变化,则是首届省赛中传统农业、小型加工、产品营销等占到参赛总项目数的30%以上,到目前,各种科技类项目所占比重已远远超过了70%。这样的“高科技”特点,使陕西“军团”在本届全国赛上,颇为引人注目。
此次全国赛,陕西共推出8个项目参加商工组大赛,其中6个都是高科技项目,另外两个也分别涉及“新材料”和“互联网”领域。
“目前,全球有300多万渐冻患者及数以千万计的高位截瘫患者,急需借助科学有效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与外部世界的沟通。”青创赛展台前,以西安交通大学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的“医疗机器人”项目引人驻足。
通过转化处理,这样的“医疗机器人”可以将患者的脑电信号与轮椅、搜狗输入法、鼠标,甚至康复系统连通,从而帮助他们用意念控制这些设备,走向户外,完成阅读、影音浏览,甚而提高康复运动的效果。
同样以高科技服务生活的,还有西安灵客公司的“AR智能黑板”——关闭时,和传统的黑板没什么两样,可以用粉笔书写。但只要指尖轻点,黑板即刻就变成一块偌大的触屏式多媒体可操作显示屏。
这样的智能化黑板,仅投产两个月,就已实现六七百万元的产值收入。“用起来方便快捷,产品配套却并不简单。”演示现场,灵客公司负责人严帅领告诉记者,智能黑板的配套产品,还包括相应的云端平台、课件开发。此外,3D立体黑板也已在研发之中。“而这些,全部都是公司的自有知识产权”。
“能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涌现出大量的高科技、硬科技项目,应该说,与陕西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教育资源密不可分。”李宗际表示。
据了解,陕西省的科教资源排名全国前三。仅在西安市,高等教育机构就有60多所、科研单位3600余家、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正是科研成果的不断推出、庞大数量的高校毕业生,为陕西的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汤三奇就是在做本科毕业课题时,初次接触到了碲锌镉探测研究领域。如今,在导师指导下,他已成为碲锌镉探测器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同时开始了在该项目产业化公司的创业之路。
汤三奇参与研究的多能谱光子计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射线探测”,是核医疗设备、安检设备、天文探测领域的关键性革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射线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从而使医疗检查的辐射率降低1/5左右,还将X射线成像由“黑白”升级为“彩色”。
两年前,这一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每年,公司产出的4000万立方毫米碲锌镉晶体,全部用于制造探测器部件,出口多个国家。2017年,该产业化项目的销售收入将突破2100万元。
谈到项目的市场前景,汤三奇信心满满:在我国,仅核医疗成像设备市场,每年的销售额已超150亿元。这其中,40%的成本都在探测器上,“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这40%中间‘分蛋糕’”。
借助得天独厚的航天、军工优势,陕西也正将“军转民”方向列为青年创新创业的主要支持对象。2017年,国防、科技、国资等一批工委系统项目首次登上青创赛展台。
作为全国赛的陕西重点项目,一项利用航天热解处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项目引人注目。这个团队中,15名核心人员全部为国内外重点院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正是这个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团队,利用航天科技,研制出了国内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先进燃烧和能量回收技术,团队将垃圾热解生成燃料,燃烧发电——在避免填埋、焚烧生成二噁英的同时,使烟气排放与同等规模的焚烧降低20%,废渣降低15%,废水零排放,“技术原创,国内唯一”。
同样出自航天系统,“动力锂电池用超薄铜箔成套设备”项目制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薄的铜箔——厚度只有6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
其核心技术之一,出自电解液供给系统采用的全球独家、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技术,不但满足了锂电池大功率、轻量化的要求,还针对制约电力汽车发展的难点,大大提升了电力汽车的续航能力。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球占有50%+的市场份额。”作为研发组核心成员,参赛队员罗婷打了个比方:“每产出两辆特斯拉,就有一辆的电池箔出自我们公司的技术产品。”
陕西的高科技类参赛项目,主要集中在环保、大健康、军民融合、人工智能领域,其中一些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业绩,还有一些虽然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化,却是走在世界前沿的科技技术——“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就是一例。
“它相当于一套能够穿在人体上的‘机械外衣’。”参赛队员李会营介绍,这套“外衣”将装备负荷传导到地面,并且通过内置的能源和动力单元,代替人体肌肉做功,从而辅助穿戴者完成各种高负荷、高强度的体力作业任务。一般情况下,负重50公斤的普通人,可实现平地行走高于4公里/小时的步速。
这一装备的核心技术,涉及机械、电子、液压、传动等行业,可广泛应用于物流搬运、应急抢险、高原巡逻、高层消防、助老助残、体育康复等领域。
青创大赛上,陕西的“硬科技”军团不仅充分展示、赢得关注,还吸引了风投机构的青睐。目前,各个项目均已吸引到投资方的合作约谈。
目前,陕西已通过“创青春”大赛发现、培育了一批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列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共青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段小龙表示:今后,团组织还将持续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服务,为陕西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助力护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