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农业生产力和农田管理水平很高,“使黔首自实田”,是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尽管徭役繁重,秦朝尚属太平世界,朗朗乾坤。秦国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蹊跷的是,为什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就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反秦浪潮,刘邦似乎是兵不血刃就打到了咸阳呢?究其原因,虽然不能排除秦始皇暴政的累积效应,但是,也不能不考察秦始皇死后的政治生态及其演变。是赵高掌控着秦朝,秦朝的灭亡,赵高脱不了干系。
赵高是赵国人,大约是宦官,有律法的专长,为嬴政所器重,曾因犯罪被判处死刑,秦始皇网开一面,赦免了他。从此赵高对主持审判工作的蒙恬兄弟,怀恨在心。赵高的职务不高,只是掌管皇帝车马的中车府令,但是,侍从皇帝身边,掌握皇帝的符玺印信,是贴身秘书。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重,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临终遗诏,请大儿子扶苏速归咸阳,准备继位。赵高担心新君即位后,蒙恬兄弟掌权,于是勾结李斯,阴谋改换遗诏,由嬴政的小儿子胡亥即位,换掉了接班人,矫诏逼扶苏自杀。
一年之后,山东农民起义,赵高垄断了秦二世与外界信息沟通的渠道,他先是挑拨离间,破坏李斯与二世之间的信任,又诬告李斯的儿子李由与楚地起义军暗通往来,把楚人李斯与楚地的反秦武装挂联起来。秦二世指责李斯等人,内不能完成父皇留下来的大业(修阿房宫等),外不能平定各地民众起义。要追究失职之责。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畏惧自杀,只有被逮捕下狱的李斯据理力争。审查李斯的工作交给了赵高。赵高用严刑拷打的办法,逼使李斯就范。公元前208年八月,二世以谋反罪判处李斯死刑。这时距沙丘之变中李斯伙同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不到两年。赵高终于取代李斯成为秦朝的丞相。
赵高还逼降前线领兵统帅章邯。
章邯本是秦少府,这是主管皇家事务的九卿之一。陈胜等起兵,朝廷商量对策。章邯提出,现在全国各地调兵,已经来不及,不如赦免骊山刑徒及奴产子,组成军队,前往镇压。公元前209年九月,在李斯主政下,章邯被任命为上将军,开赴前线。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一年时间,不仅陈胜被部下所杀,楚国实际领导人项梁战死,诸侯丧胆。
可是,为什么在项羽展开巨鹿之战前,章邯却采取了观望徘徊的态度呢?朝廷宰相换人,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去朝廷报告工作,执掌朝廷大权的丞相赵高不仅避而不见,还要抓捕司马欣。幸亏司马欣换了一条路线逃回,他向章邯哭诉:赵高掌权,无法做事,今战能胜,赵高嫉妒吾功,战不能胜,赵高将治吾罪(《史记》作“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一想到赵高阴暗的嘴脸,一想到秦二世的昏庸冥顽,一想到“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前途,章邯就不寒而栗。
于是,章邯暗中派人去与项羽沟通约降条件,楚军粮少,也不想硬拼。秦军主力尚有20万啊!几度交涉,举行了受降典礼。章邯泪流满面地拜见项羽,谈的全是赵高的事(“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章邯的哭泣,有多少辛酸,多少不甘,多少无奈!2000多年之后,以同情之了解,体会这位曾叱咤疆场的末代秦将心中的苦楚,真令人不胜唏嘘!也许李斯的死去,朝廷里再也没有人支持和理解章邯,也许曾经是皇家内府事务主管的少府章邯,曾与阴险的大内高手赵高有过矛盾和冲突,史书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项羽虽猛,巨鹿之战并没有有效消灭秦军主力,但是,章邯这个沙场杀敌、战功显赫的统帅,慑于丞相赵高邪恶的淫威,却无奈地率领20万秦军投降了自己的敌人。
章邯的投降,给了危机四伏的秦王朝致命的一击。接下来,赵高杀掉了两年前扶起来的秦二世,印证了李斯先前的指控。赵高所立子婴,不叫秦三世,而是称秦王,一下子就倒退回嬴政统一六国之前。不待刘邦项羽入咸阳,秦朝已经灭亡。所以说,亡秦者,赵高也。
陈胜的揭竿而起,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项羽杀害子婴火烧宫室,都只是从外部顺势把这个腐朽的巨人推倒而已。
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