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异国追梦,靠加练投篮消解乡愁——

张镇麟带中国“雏鹰”展开翅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08 版)

    张镇麟在比赛中投篮。张镇麟/供图

    篮球少年张镇麟采访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莫名其妙地,这次回国打比赛,张镇麟总是觉得“特别紧张”,“因为更多眼睛看着你,能注意到每个细节”,他的父母坐在观众席,光看儿子的跑动姿势都能捕捉到这个18岁男孩的忐忑。

    中美青少年篮球友谊赛日前在北京清华附中篮球场举行,张镇麟所在的蒙特沃德高中队算得上这次美国参赛队里最强的队伍,他们和中关村中学的比赛,开场就打出一波19:0的进攻高潮。张镇麟尝试几次进攻,但不够坚决,妈妈王芳朝爱人嘀咕了一句:“你儿子今天有点儿软。”她两手托着下巴,用手指挡住最能泄露情绪的嘴巴,但是作为征战过奥运会、世锦赛的女篮前国手,王芳却不愿公开点评儿子的变化,“一切让他用球场的表现说话。”这是王芳第一次看儿子的正式比赛,她的紧张程度其实不亚于张镇麟,盼他出场又怕他上场,“怕他受伤。”

    三秒区里,身高2.08米的张镇麟高高跃起,看台上有学生惊呼:“那是中国人吧。”几个孩子在王芳身后讨论起来,“为什么名字是4个字?”王芳的眼神迅速移到大屏幕上,“ZhenLin Kevin Zhang”,中间是张镇麟的英文名“凯文”,来自他的偶像NBA球星凯文·杜兰特。

    从小随父母在篮球场长大,青春里全是科比、詹姆斯、杜兰特等NBA球星的样子,“到美国打篮球”就是张镇麟的梦。4年前,在现任北京首钢体育公司总裁秦晓雯的帮助下,王芳把当时还在辽宁省青年队打球的张镇麟送到位于俄勒冈州的美国篮球学院,进行篮球和英语培训。因为和王芳关系很好,旅美多年的秦晓雯像亲人一样叮嘱张镇麟:“今后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一定会克服的,对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张镇麟至今印象深刻。当饮食、文化、对篮球理解的差异等困难同时砸进他的14岁,他所拥有的,却只是勉强挤出个别单词的能力以及年少说梦时的勇气。

    初到篮球学院,语言不过关的张镇麟跟着一位中国教练学习技术,等有队伍来比赛时“蹭”着实战。他身边各个国家的篮球好手往来匆匆,想交朋友并不容易,“生病了自己吃药,没有人监督你是该练球还是玩游戏。”独在异乡,张镇麟能克服体能训练的“噩梦”,但很难消解乡愁,日复一日的披萨、培根更加深了孤独,他常惦记酸菜的味道,一想起来心里就跟着泛酸,“想家的时候,就躲在馆里不停练投篮呗。”

    其实在有梦饮水饱的日子里,发现篮球技术、身体“什么都跟不上”才是张镇麟最大的烦恼。1.99米的身高“不代表能抢到篮板”,因为身材太瘦,他甚至害怕对抗,不敢突破,防守也习惯躲闪。比赛有冲撞时,内向的张镇麟还曾误会是队友刻意为之,“觉得别人欺负我”,但慢慢他发现,队友在场上激情宣泄、拍手击掌会拉住他,设计战术时也会提醒他,“他们很热情,冲撞只是因为这里鼓励对抗。”加练、增重、用有限的英语表达对战术的理解……自认“性子很倔”的张镇麟逐渐懂了游戏规则。

    在篮球学院院长布鲁斯的引荐下,张镇麟从俄勒冈来到了印第安纳的拉卢米尔高中读书打球,这所高中的篮球水平全美闻名,而美国篮球联赛层级的完善从一所高中的运动队设置就能窥见。“每个人都要报体育项目,放学后去训练。学校里有各种项目的队伍,又根据水平划分成不同级别队伍。”学校的篮球队多到张镇麟都数不清,他所在的队伍,每个人都是教练从全国精挑细选的,“大家目标都是NBA。”

    为了不被教练“下放”,张镇麟每天都要加练投篮,有时想约教练又不好意思让对方早起,行李箱一半留给零食的“吃货”张镇麟经常会放弃晚餐。当空着肚子还带着一身臭汗回到寝室后,张镇麟又遇到新的难题——他坐在桌子前盯着作业发愣,心里蹦出两个小人儿,“一个说‘该学习了,成绩不够小心打不了球’,另一个说‘好累啊,我就不能刷个微博、看个投篮视频吗?’”

    高中生张镇麟很清楚,想融入美国的篮球环境,前提是融入当地的教育环境,“成绩是打球的门槛。”在表演两个小人儿互相说服的过程时,张镇麟切换着声调,台词信口拈来,说完自己又窃笑起来,好似掌握了周伯通左右互搏的乐趣。虽然他已经学会和自己相处,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仍然需要向父母求助,他旁敲侧击地问:“我有个队友,总投不进篮,很沮丧,他该怎么办?”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能煲三四个小时越洋电话粥,张镇麟并没说破,那个状态不好的“朋友”就是他自己,“怕家人担心,报喜不报忧嘛”。

    在外人看来,张镇麟赴美后最大的喜事,莫过于今年年初随拉卢米尔高中夺得全美高中篮球联赛冠军,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第一人,有10余所美国大学因此对他表示兴趣,他的NCAA之路被增添了一枚重要砝码。

    “当年就是好奇心强,总想来看看。”从小就对有意思的事物好奇到“什么都想上手、要近距离观察”的张镇麟,在篮球学院的日子和刚到美国时一样,对附近森林的熊、鹿、虫子还有自己的未来“啥都怕但是啥都好奇。”尽管,他已经融入拉卢米尔高中,能随性地和朋友调侃彼此、聊篮球和感情八卦,但好奇心仍在促使他寻找新的人生路径。

    夺冠后几个月,张镇麟面临了这几年“最大的困难”。为争取更多上场机会,在比赛中成长,他决定转到在决赛中与拉卢米尔高中争冠的蒙特沃德高中,“刚拿冠军就转校,像不像另一个版本的杜兰特‘投敌’?”他用玩笑掩饰了决定的艰难。一边不知如何面对原来的教练和朋友,一边却在期待两队碰撞,“就像跟女朋友分手,再见面时,我一定要更好。选择离开其实也是不想在名校混个冠军,我想真正变得更强。”

    “场上能拼多狠就多狠,但一定会互相保护。”在决心背后,张镇麟表现出了职业态度,“场上是对手,场下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他记得一次中国的节日,队友过来对他说:“抱歉,你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别孤独,有哥们儿在呢。”

    这是异乡人会放在内心珍存的柔软时刻。而另一个让他铭记的时刻,是高二那年代表拉卢米尔高中站上NBA球场麦迪逊花园广场,对于一个高一没太多上场时间的少年,20分钟的出场就是他内心的高光时刻,张镇麟记得自己边上篮边傻笑,“控制不住自己,队友用眼神说我疯了,但当时我看那地板都在发光,那个场地里吃什么都是好吃的。”他一直期待,能在这样的球场,展现训练多年的成果和天赋,当然,梦想是代表中国队在这里打球。

    曾指导过包括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等中国最顶级球员的院长布鲁斯说,张镇麟是学院走出去最有天赋的孩子之一,他的路径能给更多中国年轻人启发。当身体发育、篮球技术、对文化的追求等全方位的变化,发生在当初那个怯怯的小男孩身上时,很多人看到了一条清晰的篮球人才培养轨迹。“进步太快,让我难以想象”,秦晓雯率先意识到了“复制”的可能性。于是,今年10月,9名经过选拔的中国篮球小将成为首钢“雏鹰计划”的先行者,他们的年纪和当年张镇麟赴美时相仿,要走的也是张镇麟正在尝试的路,而在这个一切都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面临的困难也会更多。

    尽管被视作未来之星,但张镇麟觉得自己的天赋“当然不像科比、詹姆斯一样恐怖”,因此,“争取未来在NCAA表现好些,可NBA还挺远。”至于同路的中国篮球少年,他思忖许久给出建议:“多交朋友、好好打球,你要吃的那些苦连爸妈都不知道,慢慢克服。”言下之意,这条“篮球捷径”其实只是一条挑战自己人生的艰难道路。

    回到清华附中的球场上,几次突破后,张镇麟终于把分数从23改写为25,“看到了?”身边的朋友似乎比王芳更激动,“看到了,第一个嘛。”王芳举着手机记录着儿子的表现,没被挡住的嘴角明显上扬。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18日 08 版

张镇麟带中国“雏鹰”展开翅膀
里皮:明年3月展示“最强国足”
CBA还要继续摆脱“外援依赖症”
专家建议“因材施教”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