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和丹在中国求学十二年,立志成为中非文化传播使者

索马里最年轻的总统顾问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师范大学 张晨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11 版)

    扫一扫看视频

    和丹 图片由本人提供

    这一天,在灯火通明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报告厅,和丹给40余名大学生播放纪录片《我从非洲来》(又名《非洲人在义乌》),并不时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

    “您立志做中非文化传播的使者并将其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的赤子之心令我十分敬佩。”交流会后,一名学生对和丹说。

    和丹来自索马里,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求学,去年9月取得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今年9月25日,凭借着对“中国经验”的深入解读,和丹受聘为索马里总统顾问。

    在中国求学十二载

    “用中国话来说,我的身上有股‘犟’劲,既然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和丹说。

    和丹来自索马里的一个普通家庭,与索马里其他家庭不同的是,父母非常鼓励家里的两个女儿读书,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学习才能掌握命运”。家庭对学习的重视让和丹在10岁时就坚定了自己的“求学梦”:在28岁前拿到博士学位。

    2005年,和丹高中毕业,在中国做生意的叔叔的介绍下,她选择来到中国读大学。

    初到中国,和丹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她的母语是阿拉伯语,为了学好中文,和丹形容自己“拼命地学中文。”她笑称自己的大脑自带检索功能,只要给出页码,她就能把当页的所有内容都复述出来,包括练习题。除了背诵课文里的范文,和丹坚持每天和中国人练习口语,连买菜时也要和老板聊上几句。

    和丹的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她参加了浙江省广电集团主办的“未来主打星”主持人选拔大赛,作为3000多名选手中唯一的留学生,她闯进30强;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语桥”比赛中,她获得银奖。“浙师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的中文水平在这里突飞猛进。”和丹说。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踏实的学习态度,和丹提前一年完成工商管理的本科学业,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在同学眼中,和丹是“出镜率”很高的留学生。“在浙师大,我是学生会里唯一的外国人。”和丹说。大学一年级时,她申请加入学院学生会,从干事一直做到文艺部副部长。“我想融入中国学生的生活,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校新闻中心电台,她还是一名播音员,与中国学生一起制作了5年的双语类节目。

    “很多留学生都喜欢听我的节目。”和丹说。当她的节目涉及到热点话题时,会有不少留学生主动和她联系,探讨各自的想法,也有不少留学生把她当做“中国通”,询问与中国有关的各种问题。

    关注“中国经验”在非洲的运用

    本科和硕士的不同学习经历让和丹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兴趣。她选择在浙江大学继续深造,成为国内传播学开拓者之一、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的第一位外籍博士研究生。

    “中国是个神奇的地方,她发展的奥秘让我着迷。”和丹说。不知不觉,她已在中国学习生活了12年,从浙师大的学生成长为母校非洲研究院的一名老师,和丹关注的方向是“中国经验”在非洲的运用。

    和丹最近喜欢阅读的书籍是《摆脱贫困》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她认为,《摆脱贫困》虽然论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一个小县城的减贫发展问题,但书中谈论的问题,正是当前非洲减贫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对非洲国家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具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

    9月25日,索马里总统办公室主任法哈德·亚莘正式签发委任书,聘请和丹成为总统顾问,这也是此届政府聘请的最年轻的总统顾问。

    和丹说,未来她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向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西总统及其办公室就索马里国家发展、中国与索马里两国相关领域合作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参考,助推中索之间的投资与经济合作。

    索马里是“非洲之角”,有着全非所有国家中最长的海岸线,也是不少航线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丹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索马里也可以参与进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我从非洲来》:我想谈非洲人在中国的真实生活

    2016年初,还在读博士的和丹接到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张勇的邀请,共同拍摄一部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纪录片,和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毕业之后,她立刻加入非洲研究院团队,做了这部纪录片的联合导演。

    “我想谈非洲人在中国的真实生活。”和丹说。她认为,迄今为止有关非洲人在中国的报道和纪录片作品,很少有人真正去理解非洲人在中国的生命状态。

    和丹看到过一些非洲人,来中国时一无所有,现在却取得了从未想过的成功和幸福。“为什么没有能够表达出这些形象的片子呢?”

    联合导演做得并不轻松。在拍摄纪录片的两年来,和丹从来没有周末,工作量大、经费紧张、缺乏人力,“但大家都没有叫苦,凭着一股意趣和对非洲的热情参与了拍摄。”和丹算过帮助纪录片拍摄和制作的人,“绝对超过了40名。”

    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与被拍摄的非洲人沟通。在拍摄前,和丹会准备200至300个问题,事无巨细地发问,让他们习惯在摄像机前表现真实的自我。遇到不想上镜的非洲人,而团队又不舍得放弃他们的故事时,和丹还要与这些非洲人反复沟通。

    在拍摄团队的努力下,原计划拍摄3至5人的故事最终完成了24人的跟踪拍摄,最后选取19人的故事放入纪录片中。范围也由原来的记录非洲人在义乌的生活延伸至义乌周围的金华地区,主题涵盖教育、婚姻、商贸等6个方面。

    拍摄团队中有不少人是研究非洲问题的专家,大家一致决定用人类学的角度来拍摄。“我们采用跟踪拍摄的方式,对被摄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自然,拍摄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哪段会剪到成片里。”和丹说,“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真实故事的讲述,来引起观众的思考,而不是输出观点。”

    “这可以让我们用更加客观平实的眼光看待问题。”和丹说。她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让观众们看到更真实多面的非洲人,而不是在刻板的充满恐惧、煽情和焦虑的模式中看待非洲人。

    成片后,这部纪录片入选了桑给巴尔国际非洲电影节和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并且成为赞比亚卢萨卡的特选首映影片。目前,该片已与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和赞比亚ABNTV签约播出。11月10日,BBC深度采访报道了和丹与这部纪录片;11月25日,该片在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放映。

    在该片国内首映仪式上,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梁子在看完预播片后,评价道:“要想认识非洲、认识非洲人,就来看这部纪录片。”

浙江师范大学 张晨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11 版)

什么影响了大学生择业
索马里最年轻的总统顾问是如何炼成的
润进留守儿童心中的“春雨”
扫码关注告诉你——“校媒人民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