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名师风云录

徐华:有反思意识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罗屹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25日   11 版)

    从教25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的徐华老师最引以为豪的,是陪伴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他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从2004年至2013年,更是连续10年承担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过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八桂名师”、自治区优秀专家等诸多荣誉。

    担任班主任时,徐华每天的作息是这样的:早上6时40分,他第一时间来到学生宿舍楼下,留意学生什么时候出宿舍、用餐,提醒学生提前进入教室酝酿好情绪,准备一天的学习;每晚11时20分,学生宿舍熄灯后,他会在楼下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回去休息。

    面对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常有人问他难道不感到倦怠吗?

    “没出现过倦怠的感觉,但感到过迷茫。”徐华认为,职业倦怠是对自己产生的一种本领恐慌造成的,“拿过去的经验去套新的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产生无力感,如果专注于自己的教育行为,会很有成就感,就不会倦怠”。

    有一年,徐华首次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时,就曾感到过迷茫。放暑假前,他在给学生写期末鉴定时,面对众多的学生要一一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除了工作量巨大,难度也让人头疼。写到一半时,徐华发现笔下对学生的评价很多都是模棱两可的语言,“自己都不愿意看,为什么还要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学生?”

    “人是需要不断追问、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徐华说,经过思考,他对此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感悟:谁规定期末评语一定是期末才开始写?学期开始就应该启动评价学生的过程;学生和家长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评语?他们希望看到你把最了解的一个方面呈现出来;谁说老师一定是了解孩子的那个人?跟孩子朝夕相处,了解他们最多的未必是老师,而是同伴。

    反思过后,徐华开始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他要求每名学生座位前后左右的4名同学要对其进行评价,学生宿舍的舍友也要评价,再加上老师的评价。这样到期末时,每个学生就会收到10人左右的评价。

    互动性评价的概念其实早有人提出,但现实中很少有人去实践,原因就是背后的工作量太大。为了解决工作量巨大的问题,徐华利用WORD文档的邮件合并功能,把WORD文档跟电子表格关联在一起,便捷地管理海量的学生评价。

    没想到,评价方式的小小改革,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却是惊人的变化。“如果有10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认可你的某个优点,你就会觉得这是你身上具有特质的一种品质。这种外界的认可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后,会成为支撑这个孩子今后面对各种挫折和挑战的力量,使他成为一名有魅力的学生。”徐华说。

    在徐华看来,有没有反思意识,是区分一名普通老师和优秀老师的关键。一开始做老师时,徐华在备课时就常常问自己,上课时万一学生不按你的套路出牌怎么办?

    于是他给自己提出“三不”的要求:不看教师参考用书、不看现成的教案、也不去看参考答案。他希望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琢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疑惑。

    在徐华的办公室里,有一沓用活页纸手写的超过10万字的“工作反思录”。每次上课或听课后有感触时,他都会趁热打铁写下当时的心得。这些“反思录”中,有他被学生拿来的某道题问住后,解题产生的思考;有课堂上讲解某一道题时,突然产生的灵感;还有学生写的小周记。他从不认为教学全是老师在付出,把跟学生一起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素材搜集下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帮助和积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罗屹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25日 11 版)

盘点那些忽悠人的教育批评
高中学习还是要“做宽”
全新的世界
徐华:有反思意识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管延春:考研时光值得一生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