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关,我回顾了自己的财务状况,悲从中来。要知道,我曾差点赶上一场钞票雨。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虚拟货币从去年火到今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钱十分值钱,一年内多次升值如火箭。投资3个月北京买房的故事和超级玩家身价过亿的传说在街头巷尾传播。连我一位好朋友的妈妈都在电话催生娃的间隙小心询问:“你前段时间有没有买什么什么币啊,淘宝上有没有?”
2013年,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偶尔得知一种叫比特币的东西。怀揣着一颗求知的心,我查了一番资料,得出了结论。
初中政治告诉我们,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代表,最常见的一般等价物是黄金。它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且稀有。可是,网络新时代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继续和我们嗷嗷叫着的祖先一样从自然界中找一般等价物,岂不是很老土?
一群智慧先锋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网络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最常见的是字符串,其中一些恒定且“稀有”,可以作为新的货币。“稀有”的标准比较灵活,比方我认定“王二狗”这个字符串出现的频率可能没那么高,也可以单方面认定它为“王二狗”币。比特币的认定则严肃一点,需要一套复杂的算法,通过这套算法得出的字符串存在于网络世界里,也比较少见。此外,还有依靠其他算法找出的莱特币之类。
交易虚拟货币时,人们交易的是寻找到它的地址。没有人知道那串字究竟是什么,因此十分保险。
后来在一个创业咖啡厅,我和几位比特币圈内的人士炫耀过这一番解释。他们都露出了尴尬但不失礼貌的微笑,告诉我大概差不多。至于“不多”的那一点究竟差在哪儿,他们也没有详细告诉我。
据说,一个新时代来了,“基于密码学原理而非信用”的货币将推动“去中心化”的潮流。比特币受到越来越多人承认。德国宣布承认了它合法地位,加拿大街头出现了比特币ATM机,全球近万家商场支持用它付款。那一年,比特币的价格一度超过了黄金。
我和一位前辈分别注册了比特币中国账号,加了好几个讨论小组,准备大干一场脱贫致富。
接着噩梦般的日子就来了。比特币中国的交易价格疯涨了半天,接着垂直掉落,和蹦极一样。国际上各种平台的负面新闻曝光出来。那年,央行表态了:比特币不算货币。
“健康的投资就是,钱进去了,晚上能睡得着觉。你睡得着吗?”前辈问我。
我睡不着。我年纪轻轻没见过什么世面,只想揩点时代的油,还没有为时代献身的觉悟。
我退出后,那位前辈还坚持了一年半。刚开始他还不时和我交流,比如转去日本市场交易了——“那边市场更稳定一些”,改炒莱特币了——“最近风头正劲”。后来,这位前辈就不咋提这茬了。我的工作走上正轨,结了婚,把当年的财富美梦抛在脑后。
2017年年初,比特币这个词又开始零星出现在新闻里,我没在意。再后来,认识不认识的朋友都开始谈论了,我还是没走心。我吃过亏长了教训,总有一种过来人对经验的盲目自信。
快到年底,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词时,我才意识到:晚了。
我丈夫对此十分失落:“以后孙子问你,‘奶奶,比特币还便宜的时候你怎么不买’,你如何回答?”
我试图挽回尊严,开始刻苦钻研。一个词横梗在眼前:“区块链”。据说,这是虚拟货币组织形式的本质,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也因此有着更不可限量的价值。
2013年,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炒币和挖矿,我没听说过这个概念,只能找一位正在比特币海洋里游泳的朋友不耻下问。
“区块链就是一种数据块链条,每个数据块包含前一个的哈希值。”
“哈希值是什么?”
“是一种散列函数,能够从任何数据中创造出‘指纹’。”
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求先说说这和虚拟货币有什么关系。我的朋友涵养很好。他酝酿了一会,解释说虚拟货币有两面,一面是世俗世界,核心就是“信”,不信什么都是白说。一面是技术世界,这个世界由区块链支撑。
当年那种感觉又回来了。云里雾里,如梦似幻,让我夜里睡不着。
“我不可能通过这个赚到钱了是吗?”我叹了口气问他。
他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