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问老爸|1978年读高二|

考大学去快班 考中专去慢班

张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23日   07 版)

    当我从历史书上了解到国家的宏大历史脉络时,从来没有想过,父亲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父亲也是经历过大事件的人啊!

----------------------------------

    我们对父母总是缺乏了解。父亲18岁的时候,我还不认识他。当时距离我俩第一次见面,还要等上好几年。后来,我们终于由相识到相熟,他偶尔会讲上只言片语,我才约略了解过往的一些事情,不过,也不成系统,甚至,我也并不太感兴趣。他的讲述,总是带有忆苦思甜的性质,动辄当时多么辛苦云云,我们年轻人哪里喜欢听这些东西。熟归熟,终究是有代沟的。

    所以,在我俩相识的30多年里,我从来没有认真理解过父亲的过去,他好像后来也觉察到我的兴趣索然,很少再提。当我从历史书上了解到这个国家经历的宏大历史脉络时,从来没有想过,父亲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直到前几天,编辑让我写一下父亲18岁的样子,我才拿出计算器,算出他当时所处的年份。

    我大吃一惊。甚至有些激动——父亲也是经历过大事件的人啊!我仿佛看到了他不好意思的笑容:哪里哪里,不值一提啦。

    父亲18岁那一年,中国正式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很快,中央的政策,通过层层系统传达到他所在的学校。当时他正在上高二,马上也面临重要选择。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选择甚至会决定我存在与否。

    父亲能去读高中,多少有些随意。“我们那会儿,初中毕业后,大家都去读高中,不用考试。”父亲是这么解释的,当时奶奶觉得,既然别人都读,他也就去读吧。我奶奶在家里的地位,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男女各顶半边天的指导思想,家里很多决定都是她说了算。

    父亲就和同学们一起,背着书包到3公里之外的高中读书去了。当然,条件艰苦,生活贫瘠,难以尽述,此处省略3000字……

    当时中国刚从一段动荡的10年记忆中恢复过来,虽然父亲身处农村,距离政治较远,但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现在,我们提及那段历史,总是习惯性从恢复高考后,多少人的命运因此改变这个角度开始叙述。但在和父亲聊起他当年的经历时,我第一次感觉到,高考中断对人们心态的影响。

    老师们教学心气不高,学生们也并没有把学习太当回事。父亲大概也不怕给我做坏榜样了,第一次提到他上学时贪玩、不听讲、考试时小抄满天飞的事情。

    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未来已经确定,学习再好也没有用,高中毕业就是他们学业的重点,不会再有上升和改变的途径。混上3年,毕业后,回到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结婚,生子。前一段时间,热门电影《无问西东》中有句台词很好:“如果提前了解你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父亲他们,似乎就是提前了解了自己的人生。

    我真正了解了他们这代人的状态后,才更加深刻感受到,恢复高考对这个国家、对当时的年轻人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终于,重大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学校为了准备第二年的高考,决定将学生分成两类,愿意考大学的去快班;打算考中专的去慢班。

    当时父亲有个要好的同学,两个人语文都很好。他和父亲商量一起去快班,父亲犹豫了很久,还是放弃了。他想,家里条件不好,上个中专得了。命运就此分叉。多年以后,那位同学从南开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工作,还曾回到家里看父亲。据父亲回忆,当时他谈起往事还唏嘘道:如果你和我一起去了快班,没准真能上大学了。

    父亲说,这都是命。我非常赞同他这个判断。心想,如果父亲真考上大学,娶了个城里姑娘,之后30多年的故事,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父亲终究连中专都没考上,家里条件不好,他也放弃复读,开始在村里生产队上干活儿。当时经济开始活跃起来,村里出现了去外面打工的机会。第二年,父亲跟着包工队,去张家口做建筑工人了。后来,村里有人说亲,把他介绍给邻村的一位姑娘。两人其实都曾在一所高中读书,姑娘的父亲觉得女孩子读书太多没用,没等高考就让她退学了——这是我能顺利出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感谢外公。

    不过,我从没见过父亲18岁的样子。家中相册里,倒是有一张他在张家口打工时拍的照片,估计已经二十来岁了。照片里,他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圆边礼帽,留着一撇小胡子,看起来,特别有《上海滩》里许文强的范儿。

张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23日 07 版)

问问老爸老妈的18岁
与600棵梨树相伴
踏踏实实喂猪拔草打水放马
考大学去快班 考中专去慢班
在路上碰到男同学就装没看见
随时准备开赴珍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