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与其说是创业 不如说是修行

实习生 赵丽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27日   10 版)

    有人说,在创业的一千天里,只有一天是开心的。

    创业的岁月里,太多的创业者都经历过被投资人虐、被合伙人骗、被员工耍……在他们看来,创业不是播种,不是“种瓜的瓜,种豆得豆”,而是更像一场狩猎,“有可能满载而归,也有可能徒劳无功”,甚至还有可能被猎物袭击,满身伤痕。

    放下“体面” 白手起家

    你会为了“卖盒饭”而放弃一份央企的稳定工作吗?很多人会舍不得,但焦耳川式快餐创始人夏鑫就舍得。2013年6月,他还是中国建筑工程设计院的一名设计师,因为单位周边少有可以吃饭的地方,为了解决同事们“吃饭难”的问题,他开始筹建网络订餐平台。半年后,他裸辞了,正式投身创业大潮。

    最初的创业充满了“味道”。辞职后,夏鑫搬进清华大学里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平房,每月租金900元。在这间平房里,他站直了,头就会碰到屋顶,没有窗户、没有暖气、没有洗澡的地方。更糟的是,没有卫生间,只有一个尿桶。每天早上起来,夏鑫必做的事情就是去一排平房之外的公厕倒尿桶,有时还得排队。

    但这间小平房却是他的办公场所。夏鑫说,“那时候每天都在消耗钱,如果没有进项的话,就难以活下去。”他每顿饭就10元钱标准,“虽然我是卖饭的,但是那个时候也不舍得吃好的,吃饱饭就行。”

    焦耳并不是夏鑫创办的第一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在线订餐平台,用户从平台订餐,夏鑫帮联系提供食物的商家,将用户和商家连接起来。父母无法理解这样的他,在他们看来,夏鑫不过是在“卖盒饭”。

    和夏鑫一样,热度文化CEO邓双成创业前在西安一家综合性集团公司做了4年管理咨询工作。2010年,他决定创业。邓双成拿着同学给的4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创立了西安本地的团购品牌“热度团”,赶上当时O2O创业的风口,公司不到半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但到2011年,形势急转直下。大量团购网站崛起,美团、拉手等巨头开始进入西安市场。那是邓双成创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压力太大了!他觉得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自己都比别人差了很大一截儿,有很好的创业想法也难以实现。“就像是打仗,别人用的是AK47,而自己是小米加步枪,很难打赢。”

    该踩的“坑”都踩了

    创业里的“坑”不少,抓马创始人兼CEO田京波也不小心掉进去不少。

    2014年,他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创立了抓马App,想让艺人与影视、商演、广告和代言等经纪服务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在线对接。

    创业前,他在媒体工作过,还辗转去过几个创业公司。“我觉得我有优势,资源、资历都有了,所以就试一试。”在田京波看来,自己有机会把公司办成独角兽企业。但没想到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他,同样没避开一个个“陷阱”,先是吃了“技术亏”,后来又被投资人虐。

    2014年早期进行系统开发时,田京波找了一个人负责技术。当时,这个人承诺一个月内把安卓版的系统开发出来,因此要了一大笔钱。然而拖了5个月,系统也没影儿,田京波只好另找团队重新做。不仅延迟了系统上线时间,钱也“打了水漂”。“产品没上线,贡献就是零。”

    2015年4月到10月,种子轮的融资快花完了,天使轮的投资还没着落。田京波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四处借钱,四处碰壁。后来,他找到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尽职调查了半年,答应给田京波投资1000万元,并建议他搬到一个大点儿的办公空间,然后扩充团队。田京波接受了这个建议,结果钱没等来,房租却翻了一倍。

    回忆起那段时光,田京波觉得自己“有点天真”。后来经历多了,他开始明白,即使投资协议签了,也明确了打款时间,但只要钱没汇过来,这些都可以不作数。2017年,公司有一个月发不出工资,田京波把自己所有的信用卡拿出来取现,又通过京东白条等平台借款,才把员工的工资发了。

    “人才坑”、“资金坑”,田京波坑坑不“落”,在他眼里,“创业(的过程)就是一场修行。”夏鑫觉得,哪怕告诉当时的自己,这个地方有坑,可能还是会掉进去,“有些错是避免不了的。”

    创业难,难在融资更难在招人

    “创业者碰到的困难大部分都跟融资和招人有关。”在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看来,很少有创业公司能在资金上自给自足,就算可以,也会为了抵御竞争对手或者与巨头抗衡而融资,“融资永远是创业公司脑子里想的事”。

    作为投资者,刘元平均一天看四五个项目,一年能看1000多个,但投的项目却寥寥无几。每年投资的项目数量也相差很多,2016年他大概投了20个项目,2017年10个都不到,2018年过去一个月时,他还没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投资人找到合适的项目难,创业者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似乎更难,几乎每位创业者都有融资被拒绝的经历。焦耳外卖的第一笔投资是投资人主动找上来的,投了300万元,“那会儿觉得这么多钱,好像永远花不完。”等到了B轮融资时,夏鑫见了二三十个投资者,但这些人都对他的项目没兴趣。夏鑫没有放弃,一直与投资人进行沟通,最后完成了B轮融资。

    早期创业时,田京波两个月,见了八九位投资人,但没有人愿意出钱,一些投资人直言这个项目做不起来,或者说没有五千万元根本做不起来。“后来我一想算了,再聊半年也没人愿意投。”最终,他决定自己投自己。现在田京波更倾向于选择战略性投资,而非纯财务投资,因为战略投资能带来的不仅是钱,资源价值或许更大。

    相对于公司的产品、技术等等,刘元更看重的是团队。在他看来,几乎创业者永远都在焦虑人才问题。 “完全是以人为核心来投的。”

    的确,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缺人”是最大的难点。2013年,邓双成来到北京创立了热度文化。之所以来北京二次创业,是因为他觉得,相比于西安,北京不仅拥有更好的创业环境,还拥有更多的人才。但是,在北京他同样面临招人难。创业公司很难给优秀人才高薪,公司前景也不确定。

    夏鑫工作两年就开始创业,最初招不到合适的人,唯一的创业伙伴就是自己的同学。但两人都是90后,缺乏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是制约公司发展最大的瓶颈,越往后越明显。”他回顾过去几年,亏得最多的还是在人上面,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是造成业务亏损的重要原因。

    谁能“挺”住,谁就赢了

    作为投资人,刘元眼里的创业者普遍是孤独的,他们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却难与人诉说。

    邓双成用“好的心态”、“在痛苦中前行”、“成长”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四年的创业生涯。创业之初,热度文化在一个小区里,办公面积只有150平方米,十几张桌子,发展到现在,总部办公面积扩大了不少。

    黑龙江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刘玉峰从2003年开始与大学生创业者朝昔相处,15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创业者的成长和发展,他发现,“真正能够持续创业的,毕竟是少数。”

    他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持之以恒的信念和精神: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对创业的强烈渴望和对人生目标的明确态度。

    “有泪只能自己流。”夏鑫有时还会回到当初住的那个平房转转,自己都有些奇怪,当时怎么会住这么烂的地方?

    他表示,创业的压力非常大,但对员工会永远“保持微笑”,“焦虑是关起门来做的。”作为老板,“要找人、找钱、找方向,还要干活。”创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未知,作为企业的引路人,需要对未来方向做出预测,找对方向,把握好节奏,如果方向错了,就会满盘皆输,所以焦虑和压力都属于正常现象。

    他分析了很多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很多人并非说本身多有能力而笑到最后,而是因为市场是波动起伏的,谁能够挺下去,谁就赢。“只要你挺到那一刻,在别人坚持不住的时候你还在,你就迎来了曙光。”

    从创业那天开始,田京波一直处在高压状态,周末一般都在公司,答应每年陪家人一起旅游的允诺也一直没兑现。今年春节,田京波给自己放了一次假,带着家人去旅游,躺在沙滩上吹着海风喝着啤酒,他才可以不去想创业中那些糟心事。

    田京波觉得创业一直都会有压力在,“公司不好的时候,你会想着怎么挣钱,怎么发工资;公司好了,你会担心有竞品;公司越来越好了,需要的资金越多,就会考虑融资的问题;公司上市了,又得每天盯着股价和市值……”

    创业不停,思考不止,但更要学会调节,创业才能走得更远。

实习生 赵丽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27日 10 版

与其说是创业 不如说是修行
火热的在线抓娃娃机是下一个风口吗
面孔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