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经过了65年之久,板门店再次改变半岛乃至世界历史走向,成为半岛历史的新起点。当天,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谈,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历史上首次踏上韩国土地,具有特殊的意义。两位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以下简称《板门店宣言》),将把半岛带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1953年7月27日,朝鲜、中国和“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值得注意的是,停战协定仅意味着临时休战,而不是战争终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朝鲜半岛一直处在战争状态。从此,板门店就成为半岛局势的“晴雨表”,见证半岛北南关系的风风雨雨。据统计,朝韩之间举行过的655次会谈中,有360次在板门店。半个多世纪以来,朝鲜半岛一贯充当世界性的冷战“活化石”,军事分界线两侧剑拔弩张,战云密布。
《板门店宣言》涉及面广,内涵丰富,那么,其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认为,其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止战”(阻止战争爆发)和“终战”(终结战争状态)。宣言的开头便说:“两位领导人向八千万同胞和全人类庄严宣布,朝鲜半岛已经开启新的和平时代,不会再有战争。”直接点明了此次会谈的最高目标和最根本目的。65年前交战双方在板门店宣布“停战”,现在同一地点朝韩宣布要“终战”,或许这是选择板门店作为第三次朝韩首脑会谈地点的目的之一。
《板门店宣言》的内容是围绕着朝韩关系和“止战”与“终战”脉络而展开的,与首脑会谈前韩国媒体报道的“双方将就如何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永久性和平机制、改善朝韩关系等议题展开对话。”在顺序和重点方面有明显不同。宣言的内容有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内容是分层次推进的,从改善并发展双边关系到缓和半岛军事紧张、消除战争风险,再到构建牢固的永久性和平机制,形成了一个逻辑链条,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突出了重点和核心内容。而关于无核化的内容在整个宣言中只有一条,即第三部分的第四条,也是宣言的最后一条。可见,无核化的话题不是此次朝韩首脑会谈的重点内容。
一般认为,无核化进程的走向将影响到整个半岛形势发展的趋势。这个判断或许是对的,但也不可能成为朝韩首脑会谈的重点内容。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朝核问题虽然与韩国有一定关系,但朝核问题更是在美国对朝的冷战政策和军事压力下而形成的,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取决于未来朝美首脑会谈的成果,解决朝核问题的主导权更多的是在美国手里。对此,有舆论担心“如果不久后的朝美首脑会晤谈得不好,今天(4月27日)谈的东西就可能‘不算数了’”。此看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推敲起来,也不尽然。
朝韩领导人应该很清楚,朝韩双方能够干什么,或者应该干什么。所以,双方领导人选择了两个重点,一个是“止战”;一个是合作共赢。“止战”是首位的,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在《板门店宣言》中,有关“止战”的内容最多,分量最重,三个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也展现了双方领导人的决心。21世纪的今天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冷战时期,朝韩国力以不同方式都有大幅增长,而且朝韩势均力敌,各有所长,谁也吃不了谁,双方都认识到,半岛民族要生存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和平,反对战争,这是唯一的选择,这就是朝韩首脑在会谈中共同呼吁“终结半岛目前不正常的停战状态并建立牢固的和平机制”的原因。但是,也有人看不清这一趋势,或不希望看到这一趋势,所以就出现了“2018年朝鲜半岛形势会高危震荡”的雷人预测。
当然,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不是朝韩双方能够办到的,至少还需要美国和中国等的共同参与。但是,朝韩双方完全具备了携起手来共同抵御外来势力强加给半岛战争的能力,即具有了“止战”的能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克林顿政府意欲对朝动武,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表示坚决反对并称,“如果美国对朝开战,韩国将不派一兵一卒”。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可能的战争。2017年美国兵临半岛,朝美紧张对峙之时,韩国总统文在寅多次公开喊话,“未经韩国同意,决不允许在半岛开战”。
金正恩在会谈期间明确表示,不愿让6·25战争(朝鲜战争)的痛苦历史重演,决不能让朝鲜民族土地上再发生流血冲突,并重申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还指出,针对偶发性军事冲突和战争危险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管理,并采取措施有效防范。显然,朝韩双方“止战”的意志很坚决,因为半岛一旦开战,对双方都是毁灭性打击,没有赢家。
金正恩和文在寅4月27日在板门店会晤期间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金正恩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下定决心再不能回到原点,让我们创造不负期待的美好世界。让我们为对峙的历史画上句号,共同解决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我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未来。”文在寅说:“半岛问题,我们是主角,我们的民族应该与世界同行。我们应该为了赶上邻国而齐心协力。”
可见,金、文两人在半岛问题上观念和志趣相近,都有干大事的远大抱负,不仅要“为对峙的历史画上句号”,改变朝鲜半岛的命运,还想成为“主角”“赶上邻国”,成为重要一极,板门店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作者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东北亚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