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萨克斯坦谈完合作回到福建德化不到半个月,中国白艺术宫负责人陈仁海又接到几位国外企业家的邀请,希望他能到当地考察市场,洽谈合作。
福建德化白瓷在世界陶瓷史上拥有一席之地,素有“中国白”之称。宋元时期,德化白瓷从泉州刺桐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亚大陆。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德化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再次驶上快车道。
德化顺美集团的陶瓷文化产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18年1~5月,德化对“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业绩,涉及企业90家,出口额达1342.96万美元,同比增长41.2%。该集团总经理郑鹏飞说,早年在德国得带着陶瓷样品到处开拓市场,现在经常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生意也更好做了。
德化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福建搭乘“一带一路”东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圈的生动缩影。记者从福建省商务厅获悉,2014~2017年,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为2055.5亿美元,占同期福建货物贸易总额的30.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福建新增合同投资额1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18亿美元。福建省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0.4亿美元,累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投资项目222个(含增资项目49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60.4亿美元。
在福建鸿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剑声看来,企业主动走出去有利于合作双方取得共赢。“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绿地投资,符合这些国家的经济振兴意愿,也让中国企业获得国际市场以及全球资源,接触到先进的研发成果、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2016年,福建鸿博集团在波兰西南部奥波莱市的瓦乌布日赫经济特区投资1亿美元建设LED照明设备企业基建项目,采用绿地投资模式,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如今,在波兰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鸿博集团正筹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转化创新成果。
厦门是“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而厦门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节点。据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介绍,目前厦门港共有149条全球航线,其中“一带一路”航线53条,途经18个国家的38个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15万标箱。今年下半年,厦门母港将继续运营10个“一带一路”航次。
福建马尾造船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造船厂。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马尾造船公司加大新船型开发设计研究力度,储备了水产品加工运输船、LNG双燃料海工辅助船以及深海养殖渔场等一批面向新市场需要的创新型船型。
该公司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阿联酋、卡塔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船东、航运服务商建立了商务合作关系,接获新船订单53艘,占同期新船接单量的57.6%;交付25艘,占同期交船总量的50%。
去年6月,马尾造船公司交付新加坡方面的潜水支持船,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确保船舶在恶劣情况下像定海神针一样保持原有位置不变。作为国内首艘出口型105米饱和潜水支持船,可支持15名潜水员在300米水下轮换工作28天。
该公司副总经理常永辉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引擎,通过吸取造船强国的先进经验,计划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都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