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把荒山当实验室——

“泥腿子”专家的乡村振兴梦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张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0月11日   05 版)

    “原来一株南天竹卖几毛钱,嫁接的新品种能卖到五六百元。”在江苏溧阳市戴埠镇牛场村南天竺花木合作社,社长蒋良友期待高接换头火焰南天竹尽快推广到全社。

    牛场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南天竹,有“南天竹之乡”的美誉。但随着规模扩大,价格一度走低。2014年,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中,来自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带来了新品种——原产于日本的火焰南天竹。

    新品种经济价值高,但生长缓慢。为了让其快速成长,专家组成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国华花了两年时间突破嫁接技术,把火焰南天竹成功嫁接到普通南天竹上。嫁接后的新品种两三年内长到近1米,是普通品种30年才能长到的高度,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利用植物组培技术,新品种南天竹得以扩繁。蒋良友赞叹道:“村里人只会用本土法子种植,专家带来了高科技,帮了大忙。”

    今年2月,蒋良友抛出新难题。两万多亩南天竹起苗难:年轻人不愿干,老人做不来,用工成本高。

    得知情况后,刘国华意识到机械化种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他很快组织机电工程学院的专家,共同开发起苗机。经过五六次方案修改,第一代机器有望在年底前投入使用。从基础的品种改良,到根据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学院和村里的合作更紧密了。今年7月,牛场村更是被评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牛场村只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

    从2010年开始,该校每年与常州溧阳市农林局对接,对各乡镇的产业结构现状开展调研,确定帮扶对象。今年,学院对接上兴镇龙峰村、戴埠镇牛场村、天目湖镇桂林村、社渚镇金山村和天目湖镇洙漕村5个特色村,推动蓝莓、南天竹、茶叶等产业快速形成。作为对接点之一,位于龙峰村的溧阳白露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苏省特粮特经(蓝莓)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

    每到一村,驻村专家“量体裁衣”,急村民之所急,解村民之所忧。2014年,刘国华和高级实验师杨士虎来到金山村的一家农业公司。当时,公司有意繁殖品质优良的茶树“芽变”品种,苦于技术有限,茶树成活率很低。

    刘国华团队接下“课题”后,把荒山当实验室,蹲守十几厘米高的茶树。团队每天在地里忙活,几年下来,为茶农成功扩繁30万株茶树。这种“金泉一号”茶叶,氨基酸含量高,口感好,茶汤出色,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价格飙到两万多元一斤。去年,“金泉一号”茶叶产量近四百斤。

    在专家指导下,茶园有机茶种植渐成规模。有机茶无害化生产,需要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病虫草害。结合本地实际,茶园里养起了以杂草为食的草鸡、鹅、羊,引来了山区的林蛙和癞蛤蟆捕食害虫。

    去年,杨士虎又来到桂林村登茗茶厂。凭借着30多年茶叶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他推广黄金茶种植,复制金山村的生物防治法,为茶厂创造了不少效益。如今,茶厂的每个工人都认识他。

    奔波于田间地头的日子并不容易,驻村专家每年要在村子里待上七八十天,有时甚至上百天。

    刘国华记得,刚到达金山村金泉生态科技园时,他本想打电话报平安,却发现没信号。冬天,这里没有空调,“泥腿子”专家们只能靠棉衣棉被抗冻御寒。

    越来越多学生也参与进来。他们节假日来到村里,帮助扩繁茶树,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走进大山来到田头,和农民一起干活。如今,在校园里流传着一首小诗,“师生到田头,课堂移村口,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

    该校党委书记俞卫东说,近些年来,学校利用科研技术优势,深入江苏农村,对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进行扶贫,促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学校也从最初的被动式服务,到主动服务,到主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把学校与乡村振兴紧紧融合在一起。

    俞卫东说,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作为农字特色的院校也将大有可为,培养好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提高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能力,参与服务乡村环境治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让学校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张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11日 05 版

浙江:合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正式启动
东北师大:让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每个角落
“泥腿子”专家的乡村振兴梦
无怨无悔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