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5年之前,高考分数674分的罗浦感叹,多亏了学校的帮助。现在他学成返乡,在海南环岛高铁的一个火车站,负责线路工区检查和维修,消除线路病害。
2013年,他接到了企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远在南昌的华东交通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詹天佑班”正在等待着他。可罗浦全家反倒愁容满面。这个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贫困家庭,为了打个电话要走上几里地,全家经济拮据,连基本路费都无力承担,更何况每年几千元的学费。
华东交通大学的老师发来短信:“罗浦同学,学校将提供一部分路费,确保你按时到校,并通过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助学金等方式帮助你完成学业。”
2013年9月11日,罗浦顺利抵达南昌。“你现在进入了学校,就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用心做人、努力学习、开心生活,放心过好每一天,学校是你的坚强后盾。”华东交大党委书记万明专门找到他给他鼓励。
近年来,华东交通大学提出,资助体系与团组织思想引领想结合,打造一个有“人情味”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并以此为基础,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与“青马工程”、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工作,让寒门学子不因钱发愁,实现全面发展,将助人与育人完美融合。
从助人到自助,是华东交通大学的发展型资助目标。为了让每一个经济困难新生有尊严地入学,华东交大建立了大学生资助系统制度,从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考生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到入学后经过审核,发放助学金,有国家担保给予利率优惠、宽裕还款期限的助学贷款,再到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成绩优秀者还可以获得奖学金。
保障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不是高校“绿色通道”的终止。华东交大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免费的军训服和“入学大礼包”,持续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适应环境。
大学4年,团组织想方设法提升学生自信,在2017届“詹天佑”班,团组织对口联系任课老师,建立起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学相长;成立“詹天佑班”志愿服务队,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团支部主动帮助家境贫寒的同学勤工助学,组织英语早读结对学习。
据了解,2018届“詹天佑”班68名同学中,大学4年累计获得奖助学金达51.05万元,15名同学考研,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2人次,校级奖励91人次,奔赴一线就业人数达39人。
该校团组织负责人表示,该校现任领导通过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双体验日”等形式,讲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事迹和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故事,为学生成长注入天佑文化基因。
华东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说:“多年来,学校不仅形成了‘贷、奖、助、补、减’资助助学工作体系,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掉队,更探索出了‘助学·筑梦·铸人’三位一体的精品资助体系,充分借助团学组织在引领、组织动员、服务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将经济助学、思想引领、典型引路三个层面紧紧联系起来,构建了‘资助与教育同行、助学与育人并举’的工作格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通讯员 周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