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有单位出台“排队怀孕”的办法,应对“二孩”政策放开后,女职工扎堆生育的难题,此举也引发了许多争议。近日,媒体又曝出一名女教师为生二孩“插队”怀孕,被单位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这名女职工要求单位支付2倍工资差额并对其进行赔偿,最终法院判定单位“家规”违法,支持了女职工的维权诉求。媒体在10月24日发布这篇报道后,“女教师排队怀孕被辞退”的关键词在当日一度高居微博热搜榜前5名。
当然“排队怀孕”现象并不罕见,有媒体在2016年便报道过《郑州一中学老师怀孕须提前排号 不按规定就解聘》的新闻。吊诡的是,这些同类事件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单位辞退怀孕女职工不合理不合法,本以为网友会齐刷刷地抨击涉事单位,可不少人却替单位“说话”,并从教师男女比例失调、政策缺乏保障等方面,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老师大部分都是女性,如果很多老师同时怀孕休产假,就没人给学生上课了。”网友“扬阳其香”如是分析。这也揭示出了新闻事件中涉事单位出台“排队怀孕”的初衷:防止正常的工作运转受到影响。据报道,新闻事件中的幼儿园教职员工有数十人,除了几名后勤人员为男性,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都是清一色的女教师。幼儿园创办时间不长,教师都很年轻,有近一半的教师已是年轻的妈妈,其余教师也陆续进入育龄期,教学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女教师比例大,都休产假,校方承担不起,大家都去生孩子谁去干活?”网友“马仔张不羁”指出教师男多女少的症结。
一面是生育自由,一面是教学秩序,网民的讨论似乎陷入了两难。不少网友反映,自己身边有着和那位“插队”怀孕的女职工类似的遭遇。“公司有人怀孕直接降薪降职”“医院也是这样排队生”“所以现在的结果是,用人单位宁愿要本科生男性,哪怕技能差点,也不要女性,‘全面二孩’政策反而加剧了性别歧视”。
人口增量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上升的人口学基础。对于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有媒体用“空前严峻”来形容。“全面二孩”政策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但在落实中却出现了问题。
国家进行生育政策改革,小则利于家庭,大则利于社会,唯独用人单位,尤其是女性职工较多的单位成了改革的“夹心层”。 用人单位“亏损”,其服务质量也会打折扣,在各行各业竞争日益加重的今天,这是管理者难以接受的。于是这“亏损”,自然转移到了生育者本人身上,哪怕这种转嫁矛盾行为不合法。推而广之,更多家庭刚刚兴起的生育念头,被迫熄灭。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总的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
当然,数字的背后还有着其他原因影响。不容忽视的是,“二胎社会成本分摊机制”这一被众多媒体提及的概念缺位,才是舆论场眼中,“排队怀孕”“生二胎被辞退”层出不穷的根源。
网民多为青年,对这则问题的讨论、关注与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适龄群体对社会生育形势的表态。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些网民“力挺”违法方,“挺”的不是违法行为,而是以舆论的形式反馈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
人民群众的需要,即是改革的动力。其实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强调,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建立以生育支持、儿童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体内容的家庭政策。支持各类托育服务发展,增强家庭养老抚幼功能。消除女性就业歧视,落实生育保险和生育津贴等政策”。
“插队怀孕被开除”几个字背后是“生育改革路向何方”,这才是一直能吸引网民关注探讨的根源之所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冬 记者 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