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小米课外兴趣班上看到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它很好地展示了如何将情绪危机转化为成长契机。
在过去一年里,小米和邻居小伙伴选择了“杂耍”兴趣班,内容丰富有趣,包括身体动作、戏剧表演、歌唱故事等多种小朋友喜欢的内容,换着花样地玩,小朋友从来没说不要去上这个课了。
到了学年结束的时候,课程有个集体展示邀请家长去看。这种展示不那么正式,但孩子们也被通知要早些到,准备道具和服装,孩子们多是轻松愉快的,没有强烈的要表演给谁看的意思。这位老师也放松自然,没有那种要在家长面前特别表现的压力。她带着近20个从五六岁到十岁左右的孩子,做着开始表演前的热场或静心。比如,大家围坐在地上,手拉手,老师给出指示,不出声,她用自己的右手紧握一下相邻人的左手,然后这个人再用自己的右手紧握下一个人的左手,依次传递下去……用这样的活动帮助大家专注当下。
在预热过程中,有个小女孩开始表现出异样,显得紧张局促,像是要哭的样子。什么还没开始做,小女孩已经害怕起即将到来的表演了。就连我都有些为她担心了,如此轻松的氛围都这么紧张,这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老师自然而又亲切地一边举起手一边做示范,她问孩子们,还有谁现在觉得有点不舒服,比如肚子不舒服或者想要上厕所,陆续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她接着说:“我在开始表演前经常感到紧张,就想上厕所,你看不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很多人也都有……”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干预,好像并没有特别去关照这个女孩,也就没有让这个女孩感觉自己与他人有多么不同。这个女孩又开始重新融入到团体中,情绪慢慢平复了,以至于后来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女孩在哪里。
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做起各种搞笑的小丑动作,比如,撅起屁股特别夸张地左扭右扭,小朋友一个个哈哈笑地跟着模仿……后来,各年龄段陆续开始各自的表演,一切进展有序而顺利。本来暗藏的一场情绪的危机,一个极可能临阵落下的孩子,至少对这个孩子而言是一次“失败、不够勇敢、不够好、容易紧张害怕、胆小”的经历,被毫无痕迹地转化了。
我赞叹这位老师对孩子情绪的敏锐觉察与及时有效的机智干预,她很好地为孩子们展示了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和同感别人的情绪。她的开放与接纳,她的同感与陪伴,不仅让一个可能会被临阵落下的孩子,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与信心,也让其他孩子学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对外的表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的内心,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关照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关照别人的情绪。
这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不是吗?
倪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