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力量训练、完成10公里的竞走,这是高二学生杨婉琪在4年前给自己选择的“课外生活”。
杨婉琪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这个在云南地图上不太显眼的小县城却在中国竞走界赫赫有名——我国第一位获世界冠军的男子田径运动员黎则文,以及张俊、朱国文、陈瑞、刘坚等国家竞走队现役运动员,都是从只有7名专职教练的马龙区体育和竞走学校走到世界赛场。目前,在训运动员104人,家庭原因让杨婉琪成为其一,她想通过体育的力量站上更大的舞台,“想让妈妈能在远方看到我”。
体教“默契” 解决体校“出入口”难题
尽管未能进入省队,但在今年云南省运会竞走青少年组比赛中夺冠,增添了杨婉琪进入高校的可能。据马龙区体育和竞走学校校长张平红介绍,“学校与马龙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和第一小学达成合作,学生日常在3个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只有训练、生活在体校。”由于竞走在当地的知名度,学校教练每年从5月起,都会分批从全县10所中学和12所小学选拔后备人才,“通过20天的试训,能坚持下来的人比例为50%。但每批学员最终能进入省队的尖子约为10%,大部分学生还是进入职业学校、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不乏通过单招和高水平运动员考入全国名校的体育特长生,因此,优质教育平台是为学生谋出路的关键。”
原本以为“练体育就不用学习”的杨婉琪,现在不仅要训练还得为高考奋战,这些年随队去全国比赛的经历让她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我想考云南大学,想学好英语,了解更多世界。”像她一样升学后继续在体校训练,争取获得单招和高水平运动员考试机会的孩子并非少数,在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毕业后进入中职、中专的孩子,在学习其他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回到中心训练,只要能在省一级比赛取得成绩,就可在当地特殊政策的保障下,优先就业。
课余返校训练的模式让体育生多了更多路径。“很多家长看不到希望,不愿把孩子送到体校。”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主任刘敬忠表示,体育应该成为推动培育全方位人才的抓手,而绝不能成为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障碍。因此,2014年中心与“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曲靖市民族中学联合办学,挂牌成立曲靖市民族学校体训分校,在管理上坚持中心直接领导,民族中学负责教学保障,优势互补后产生变化,“中心运动员参加云南省各级体育比赛的文化课测试成绩,由倒数第一变为正数第一。”
竞技体育的残酷,是体校生必须直面的人生考验。以昆明市体校为例,能继续往更高专业队走的人约占20%,另有15%~20%可以通过单招等方式进入高校,60%还得自主择业。分管文化课教育的副校长蔡文俊注意到,体校改革像揉面团,缺少了“文化教育”这个酵母,无论怎么翻转腾挪,面团很难制作出受欢迎的美食。
为此,昆明市体校成为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共管单位,配备了负责文化教育的副校长,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但在体校里任教的文化课老师往往地位尴尬,如果没有“赛前文化测试”的硬门槛和教练的支持,他们缺乏对学生的话语权。可想获得教练的支持和学生的信赖,更需要文化教师自己的智慧,“要明白体育规律,不能只强调文化,不管训练需要。”在蔡文俊看来,体教融合不仅是一方让渡资源,另一方也要消除“偏见”,一旦配合默契,就能改善“出口”和“入口”的问题。
“女排是我们最受欢迎的队伍,甚至有队员从重点学校转过来。”蔡文俊表示,正是教练配合文化教师引导、督促,让排球队形成对文化课的积极态度,“历年进入高校的学生中,排球项目占比较高,老队员成功考取名校的例子也触动小队员。”良性循环还影响到招生的人才质量,“之前招女排苗子,身高都1米75左右,现在1米8以上的有四五个。”在蔡文俊看来,国内体校普遍存在招生和发展的困难,很大程度是因为体教结合工作没落实到位。而这一基层体校共同面临的困境,更需从宏观层面上给予更具可行性的政策支持,少一些依赖从业者主观态度的随机,“让体教良性互动成为常态。”
教中有体 增加学生未来可能性
“更需要强调体教融合的是学校。”在昆明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杨宗武看来,体育本身就是教育,但因长期体育被升学压力挤占空间,所以才出现了“融合”的呼吁。可重视体育并不会让学生文化课偏废,作为历史悠久的省级重点中学,昆八中对初三、高三的毕业班依然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绝不会被挤占”,同时,还设有篮球、网球、武术、围棋、田径等7个网点项目,124名网点队员,已成为云南省体育网点数量最多、网点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级高完中”。
重视竞技体育,学校的体育氛围也影响更多学生加入运动。高二“学霸”刘倬宏成绩优异,在特色级部就读,高中前没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身高1米93的他凭借身体条件和对篮球的喜爱加入校队,每周进行三四次训练,“大部分队友是体育网点生,我算是能‘打得上球’的水平。”他希望未来有机会在大学里参与CUBA。教练王彦冰表示,“本身成绩就好,进了篮球队成绩也没掉,这种学生大学最欢迎。”多年来,王彦冰的队伍荣获了22座省级比赛冠军奖杯,向国家队、CBA球队输送了王镤、岳阳等专业运动员,也为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输送了一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而网球项目,还为部分学生打通了出国留学的路,“大部分还有专项奖学金。”网球教练金银开带队10年,他曾带领学生在美国USTA挑战赛赢得3金3银,在他看来,体育不仅没有干扰学生的文化学习,更成为他们通往更高平台、开拓眼界的敲门砖。
体育改变命运的故事还发生在西坝小学。昆明城中老居民区的角落里,学校正门开在窄窄的巷子深处,但这样一个“小”学校,引入了11个体育项目,尤其这是一所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校。在这儿就读的孩子,父母大多在附近的农贸市场摆摊卖菜,还有大量来自四川、贵州等外省的进城务工者,零星分散在附近的饭馆、小卖部、修理行等。西坝小学校长许赫瑜注意到,学生入校时普遍低头不语、缺乏自信,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她意识到,体育是改变学生精神状态最好的方式。
武术成了首选。在有世界冠军头衔的体育教师、武术教练夏先川的指导下,全校698名学生“人人会武术、全员过段位”,学校武术队参加市级、省级比赛获得30多枚金牌,还向昆明市体育学校输送多名体育苗子。“2014年学生体质合格率只有76.5%,2017年则达到98.5%,3年间增长了22%。”许赫瑜介绍。
但和大多数随迁子女校一样,夏先川同样算“全校最忙”的老师,体育课、武术训练、安保、杂物等一肩挑,但在最关键的运动教学上,所有项目均从外部凭请专项教练入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武术老师教篮球是对学生不负责。”事实上,许赫瑜提及体育老师跨多个项目教学的状况,在全国该类学校中较为常见。
除师资、经费、场地等问题,“随迁子女教育,最难在于家长缺乏配合意识。”许赫瑜表示,为此,学校搭建了诸多平台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展示,一进校门,微型操场前安置了巨型LED屏,上面循环播放学生参加体育舞蹈、少儿体操、武术等各类活动的影像,包括学生受邀登上云南大剧院舞台进行武术表演的画面。“出去比赛、站上舞台,用孩子健康、自信的变化说服家长。”她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家长从不配合活动到在学校运动会赛场边呐喊流泪,她坚信强调体育的正确性,“学校不是托儿所,而是用教育改变命运的地方”。
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