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不仅通过手机沟通联络、浏览新闻,还在手机上学习和“运动”。
近年,社交平台随处可见“我正在挑战某某英文广播剧,已坚持20天”“我正在某某健身跑步,总共消耗165千卡”“我在某某App打卡,今天完成了150个单词”等“打卡”分享页面。
看到别人如此励志如此上进,不是在读书、学英文,就是在减脂增肌,有人就会觉得,我怎能甘心在赖床、贪吃、追剧、刷视频中闲过呢?
于是“励志哥”“励志姐”们的“打卡生涯”开始了。对一些人来说,持之以恒地“打卡”是一种自学和自我激励。坚持“打卡”,的确渐渐有了成效——文学素养提升了、腰上的“游泳圈”消失了、英语交流能力越来越强了。
但对于另一些人,手机上定时弹出的“学习计划提醒”“运动计划提醒”标志,却渐渐成了每天最不愿面对的现实。于是有人的“打卡”记录一片荒芜,漏打了几天之后,就明明白白地宣布“我放弃”;有的人为了得到“打卡”平台提供的坚持“打卡”即可获得的福利,勉强完成每天的任务;还有的人找到了“打卡”平台的漏洞,比如做英文阅读时只是随便选一个答案,不管对错只要分享到社交平台,也算“打卡”成功……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大计,最终变成里面空无一物的泡沫。反正没有人知道,社交平台上坚持“打卡”背后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在一部手机能够承载的范围里,有数不清的商家愿意想尽办法帮人们培养自控力。尽管有人诟病所谓的坚持社交平台“打卡”,是商家想出的病毒式传播产品的广告;也有人觉得,与其说热衷“打卡”是对自己的监督,不如说是表演“坚持”。
其实,对于有毅力真正完成“打卡”任务的人,这种方式本身的确是一种自我监督的模式,也的确能够让他们在“打卡”期间有所收获。殊不知生活有时就在“立Flag”和“Flag倒掉”中轮回,一些人可能没几天就被磨掉的勇气和毅力、不忍放弃福利和不想曝光懒惰的小心思,让“打卡”沦为形式。
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一个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或者找个最能督促你上进的人,在自制力罢工的时候,寻求别人的监督,避免“打卡”变成一种表演。
毕竟这样的“卡”,可以拉到社交平台“遛遛”,却骗不了自己。
毕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