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养出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如何培养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合格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有益的教育新尝试,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新载体。
一、什么是志愿服务教育
志愿服务教育是伴随着新时代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领和基本遵循,综合了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全面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主体教育理念等诸多先进教育理念,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环节和教育手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平等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把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实践能力和知识拓展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学习有目标、生活有方向。
志愿服务教育突出了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的特点,突出了经常性教育与持久性教育的特点,强调把教育过程落细、落小、落实,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社会性和全员性,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自我提高,适应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符合新时代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
二、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多个部门多次下发文件、通知,对志愿服务工作给予指导,对志愿服务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明确的政策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一)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
(二)2014年,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志愿服务的要求融入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之中,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的行为,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形成崇尚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研究制定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在校学生人人参加志愿服务。”
(三)2015年,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贯彻落实《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紧密结合实际,制订实施办法,努力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水平。
(四)201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中指出:“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积极推进党员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老年志愿服务、学生志愿服务、巾帼志愿服务等有序开展,打造项目精品,形成品牌效应。”
(五)201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倡导青少年学生到公共文化设施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培养志愿服务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公共文化设施与大中学校结对子,成为大中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基地,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
(六)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服务教育工作大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2017年,国家《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
三、新时代志愿服务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志愿服务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让学生成长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相互交流和影响,具有朋辈教育优势,既是对社会的一种融入,也是国际教育的潮流。志愿服务教育将会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信,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创造性,在助人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志愿服务对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志愿服务汇聚思想的力量,为教育引进新的思维方式、教育模式和理论先导,推动新一轮教育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志愿服务汇聚道德的力量,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服务首先是一项高尚的道德实践活动,更是一项在实践中启迪心灵的教育活动。
志愿服务汇聚社会的力量,它将打造出一条更加靓丽的教育纽带,通过志愿服务把学校、家庭、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家庭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进一步聚合成为教育的力量,共同打造志愿服务新格局,打造教育改革大格局。
(三)志愿服务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从社会上个人发展层面上看,志愿服务对人的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年轻的时候参与志愿服务,通过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促进自我的成长;在中年的时候参与志愿服务,通过与家人共同服务社会和他人,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到老年的时候参与志愿服务,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同时也走出孤独、走出彷徨、通过为他人服务达到再社会化。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志愿服务对社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形成家庭和社会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社会的祥和繁荣。
(作者系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