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05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青春少数派,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卓 王景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5月05日   03 版)

    5月2日晚,由中国青年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新青年 耀青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正式播出。来自西藏的边防战士代表行军礼。湖南卫视供图

    一种青春和另一种青春之间,可能隔着几千公里。至少我们确实走了这么多的路,才见到那些年轻面孔。

    2019年,即将第100次念及“五四”这个日子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社和湖南广播电视台要一起寻找不同领域的年轻人,以及留在他们身上的百年间爱国与奋斗的印迹。

    5月2日,两家机构共同举办的“新青年 耀青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上,这些最终站在聚光灯下的年轻人里,有的登上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巅峰,有的在现实中把一项技术做到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他们有人认为在竞技场追逐奖牌是自己的使命,也有人觉得安静地修复文物才是最美好的工作。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每个人努力把自己推进一个与众不同的轨道,只是,藏在西藏山沟里的故事走得更远。

    在西藏一个叫陇的地方,有一群年轻人守卫着中国为数不多的尚未划定的边境线。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一个大国的屏障。

    他们所属的西藏军区某部边防团六连驻守在无人区。最近的村庄距离他们也有至少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多数新鲜的事物到这里困难重重。

    为了找到他们,我们从北京出发坐了大约4个小时的飞机,然后在青藏高原颠簸的山路上行驶了几乎一整天。其中一段,车子像是走在搓衣板上。

    很多我们熟悉的年轻人生活方式,都没能翻越高山进入这里。经年累月伴随这些二三十岁小伙子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固定不变的巡逻。张扬、个性,这些几乎所有青春故事里都通用的词语从他们的故事里被剔除了,平安无事才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他们中很多人的模样已经不像同龄的年轻人了。强烈的射线和多变的天气重塑了他们的面貌,即使刚入伍的孩子,也可能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高原红”爬满了脸,发际线不断退守。

    他们也有紧张刺激的时刻,比如面对坡度接近直角的山,比如负重七八十斤,走过海拔落差超过2000米的路。再或者,脚底打滑后,尖锐的竹子差点刺穿咽喉。

    在此之前,《中国青年报》记录了他们的故事。如今,纪念那些100年前为国家愤而呼喊的年轻人时,我们又想到了他们。

    那篇文章的名字是《我站立的地方》。在巡逻路的终点,这些年轻的官兵会喊出一些口号,宣示主权。其中一次,指挥官喊了一句“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众人高声回答“中国”。

    他们的一条巡逻路叫“阿相比拉”,意思是魔鬼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这条悬挂于绝壁之上的巡逻路,37处险隘需借助攀登绳,26处崖壁需架设悬梯,全程有200多处危险地段。

    这是真的会带来牺牲的危险。这个连队成立至今,有据可查的烈士14位,因公牺牲者远多于此。但是,这里的年轻人还是把巡逻当成一件光荣和自豪的事。每次巡逻要开始前,都有人写申请书。这些字迹歪歪扭扭的纸张,连长随便都能拿出一摞。

    炊事班的一名战士说,他也写过申请书。但他每天都要切菜做饭,体能训练跟不上。于是,每天晚上把菜切完了,他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或者围着操场跑几圈。入伍第3年的杜富国也曾受体能困扰,他的经验是在别人睡觉时给自己加练,然后平时锻炼的时候,也要让自己比别人多做几倍。

    这是属于年轻人的倔强。他们都是听着“巡逻王”“铁脚”的故事走进这个连队,也希望自己“巡逻了多少多少次”的事情,能在以后更年轻的战士中流传。

    没有人是对危险毫无感知的。这些孩子都从前辈的叙述中,或者迎面扑来的风沙里,感受到了环境的不友好。但是每年这里都要多几个新鲜面孔。

    杜富强是高考结束后报名参军的。接到征兵通知的时候,他已经是老家贵州一所大学的学生了。他第一次参加巡逻就差点因为手滑掉下悬梯,下面就是奔腾的河水。

    我们在连队拍摄的时候,这里即将迎来更年轻的面孔。2017年,这里开始有了第一批“00后”,如今越来越多“00后”会出现在这支队伍里。这里的一位“00后”战士说,在他看来,“0”代表从新开始、从头开始。

    “新青年 耀青春”晚会执行导演、负责西藏军区边防战士故事外拍部分的董鑫磊说,在这里拍了7天以后才发现,和之前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一样,这些到中国边陲的年轻人中不少人家庭条件不错。

    他们必须忍受危险,还有日常的考验。2017年入伍的“00后”匡扬武至今还没有回过家,基本上每次和家里人视频通话的时候,家里人的眼泪就在眼眶子里,实在憋不住的时候,他们就把视频给关了。去年吃年夜饭的时候,爸爸话说了一半突然把电话挂了。他知道父亲在哭,他也躲在角落里想哭。

    回家的愿望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被满足。错过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或者家人离世前没赶上见最后一面的遗憾藏在很多人心里。

    来自西藏日喀则的战士次仁顿珠8年只回过一次家。但是,他说,作为西藏人,他最相信的是自己守好这里,就守好了自己的家。

    “五四”100周年到来之前,中国青年报社发起“我宣誓,你接力”的百万青年宣誓活动。誓言从辽宁舰传递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从“五四”中心北大红楼,传递到了各地大学生中间。

    守在边境的这些年轻人也参加了宣誓。这些中国青年高喊出:“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群山回应着他们的呐喊。

    这里的山峰很多都没有名字。但它们并非微不足道,而是一起构成了这里雄伟的地貌。山峰下的年轻人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记录下所有人的名字和故事,但是我们确实知道,这些年轻的生命,一起构成了一道可靠的屏障。

    1984年1月15日,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勘察边路时,突发疾病,手攥马尾长眠于此。此后的1991年、1998年、2005年,每隔7年,这条巡逻道上都有人牺牲。战士古怒牺牲于2005年,出事那天,巡逻官兵突遇泥石流。古怒一把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滚石砸中,跌落山崖。那时,他只有19岁,入伍19个月。

    曾在这里任营长的余刚清楚地记得古怒刚牺牲的时候,他的妈妈在墓前突然情绪失控,一定要把孩子从泥土里挖出来,最后余刚不得不把这位母亲背下了山。如今,这位母亲已经6次翻越5000多米的高山来这里祭奠儿子。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的清明节。古怒妈妈来的时候,连队的孩子们打出大大的条幅,一起叫她妈妈。这是他们能给这位老人最大的安慰。

    比牺牲更常见的是受伤。余刚在这里是老资历了,从战士到营长,大大小小的巡逻走了60多次,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十多处伤。副营长杨祥国更多,有21处。但是他说,即使在回家探亲的时候见到国旗,都会条件反射一样联想到那些巡逻路线。

    在5月2日的晚会上,4名来自陇的战士来到了现场。在舞台上,他们展开巡逻时用的国旗,大声和现场的青年一起宣誓。这场晚会的制片人王琴说,整场晚会中,这些战士的分量最重、能量最强,是因为他们的青春始终与牺牲这个词相伴。

    舞台下,长沙师范学院一名大一的学生说,自己接收到了这种能量。这位2000年出生的年轻人,今年还未满19岁。在此之前,他对西藏全部的了解是“山清水秀”,看完节目,他也刷新了自己对西藏和边防战士的认知。

    他说,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当今,身边不少年轻人却已迷失了自我,这些战士让他有种找回初心的感觉。

    4名战士中,有80后、90后,也有00后。他们跨越了青年的全部范围。而作为70后,余刚已经退役了。4月12日,在团部举行的军官退役仪式上,他和其他退役军官一起,向军旗敬了最后一个军礼,在这里告别了自己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卓 王景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5月05日 03 版

青春少数派,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毕生追求
唐山团组织:信仰凝聚力量 思想引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