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围巾的熊、翻白眼的驴、拿河豚手杖的娃娃……各式各样的手工品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它们身旁躺着一团团五颜六色的羊毛。这是90后手作人苏芳工作台上的场景,制作羊毛毡手工是她的拿手绝活儿。
羊毛毡属于非编织而成的织品形式,具有良好的触感和还原性。羊毛毡手工就是利用羊毛毡材料制作玩偶、娃娃、杂货、配饰等手工作品,流行于欧美日本等地,在国内还是个新鲜的手工门类。
成为独立手作人3年多来,苏芳摆过摊儿,开过工作室,放弃“赚快钱”,一心打造个人文创品牌,在创业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手工才是我想做的事情”
苏芳2012年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大学时期,她就对做手工情有独钟,“那时候我做过包包、衣服,还做过布艺、刺绣等”。
毕业后,工作一有闲暇,她仍然会进行自己的手工制作,看到好看的材料,她也总是悉数买下。
2014年6月1日,对苏芳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天。她请假到汉口天津路的爪哇酒吧参与了一次“蠢货市集”,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手作人和手工作品。她不禁感慨:“原来做手工也能成为一份工作,这些人和我完全活在两个世界。”
因加班导致连续错过两期“蠢货市集”后,苏芳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繁忙的银行工作限制了。虽然收入不少,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她很清楚,做手工“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能不能把兴趣发展成职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瞒着家人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独立手作人,每天都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做手工。
2016年,苏芳去了上海1933老场坊,第一次参加省外的市集。她带上了自己的作品——一批用羊毛毡加刺绣或羊毛毡加软陶做成的饰品。这些饰品吸引了一些年轻人的目光,不少人加了她的微信。同时,她也结识了一些从事文创行业的公司,并开展了部分合作。参加这样的市集不仅收获了信心,还让她了解到一些关于手工作品销售方面的知识,“那时候才懂得要根据工时和材料等方面来计算出作品的合适售价”。
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武汉的手作市集已经无法满足苏芳学习的需要,于是她花着路费、交着展位费,隔三岔五到上海、广州、合肥、杭州等城市参加规模更大的市集。苏芳慢慢成了“圈里人”。
宠物定制类羊毛毡制作曾是一项主要业务
“沙沙沙……”指甲盖大小的一层羊毛,苏芳捏着戳针刺了百十下,终于让松散的羊毛变成紧致的“皮肤”,牢牢覆盖在内层骨架上。这样的工作,苏芳每天能在手工台上做近10个小时,“喜欢,所以一点儿不觉得枯燥”。
苏芳掸了掸手上的羊毛介绍说,羊毛兼具柔软和坚韧的特点,纤维结构可紧密缠结;使用尖端有倒钩的戳针反复戳刺,可以使羊毛上的鳞片摩擦缠紧,变得结实。
出于对宠物的喜爱和对国外艺术家作品的欣赏,2017年苏芳开始学着用羊毛毡做宠物作品。因缺乏引路人,她的技术完全是自学的。没有教材她就不断在网上找国外的书。
至今,苏芳还留有一本羊毛毡宠物猫作品介绍的日语教材。对日语一窍不通,“不要紧,看着步骤图学呗”,苏芳反复操作,一点一点地摸索出制作技巧。刚开始练习时,不小心把手指戳出一个又一个血孔是常事,出于热爱,她常常是忍着伤痛继续制作。
苏芳的第一个作品是两只小猫,发在朋友圈里被“很可爱”“很漂亮”这类的留言刷屏。可去年,她却因为觉得做得“不够好”,把这两个作品拆了,“我现在的作品和原来的作品差别很大,当时收到的评价都是‘好可爱’,我不想只得到这样的评价。”
渐渐上手后,宠物定制类羊毛毡制作成了苏芳的一项主要业务,顾客多为爱宠人士,大多希望苏芳能用羊毛毡来复原自己宠物的样子,用作纪念。在制作时,顾客会把自家宠物的生活照发给苏芳,并向苏芳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有一次,一名顾客在作品交付了一个多月后,用微信找到了她。那名顾客告诉苏芳,收到作品后不久,自己家的狗狗不幸出车祸去世了,每次看到苏芳的羊毛毡作品,就会勾起无限美好回忆。“顾客因有所纪念对我表示感谢,但在我的心里,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我觉得自己做的这些是有意义的。”苏芳说。
2017年11月,苏芳在汉口租了一套房子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为了推广羊毛毡手工,她在工作室中低价开设教学课程,一堂课只收20元,还会备好材料。虽然不少人对羊毛毡手工感兴趣,但来上课的回头客几乎为零。
“许多顾客以为做羊毛毡手工很简单,不曾想要花几个小时坐在那里戳来戳去,根本坐不住,有时甚至会直接喊我帮他们代工。”苏芳说,“我觉得做东西认真是对它的尊重,顾客的表现让我觉得不开心。”一个多月后,她放弃了在工作室开课的想法,把时间全部花在自己的创作上。
今年10月,在北京将举办一场手工展会,邀请到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手工大师和国内小有名气的手作人,苏芳获得参会资格,“这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我很期待”。
“希望每个作品都是在兴奋的状态下完成的”
精进技术,不断超越自我,做出满意的作品,是苏芳做手工的初心。为了保持初心,苏芳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市场,因为她坚持“做手工不能和挣快钱完全画等号”。
2017年,她常驻武汉某大型手工市集,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那时,供不应求是常有的事,周末,准备卖上两天的作品,到第一天下午就基本被抢购一空,好的时候,她一个月能卖1万多元。主办方要求摆满展台,她只能赶制一些简单又便宜的发卡、皮筋饰品来充数,有时她甚至故意报高作品价格好让它卖不出去,多在展台上留一会儿。“那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赶订单的流水线小工一样,虽然赚钱,但是学不到任何东西。”苏芳说。
四处参加市集和展会的过程中,一些看中了羊毛毡手工商业价值的公司,找到苏芳请求合作,希望能够用便宜的材料批量生产。“道不同。”苏芳都婉拒了。
“很多人做作品只追求视觉效果,所以选择偷懒,用不好的材料或偷工减料,导致作品很松软。但我的作品都是实打实的,也没有针孔。这没有别的办法,多花时间戳就好了。”在苏芳看来,“做作品就该老老实实的”。
前两年,羊毛毡宠物作品定制是苏芳的主要业务,占她收入的一大半。这项业务中,成交额最高的是一只全身定制的宠物狗,单价2000元。在她的微信通讯录中,也有上百个好友是通过这一业务结识的。但苏芳觉得,定制业务像“命题作文”,个人创作灵感往往要向顾客的要求妥协,这使她丧失了一些对作品的热情。
久而久之,不开心的情绪渐渐强烈:如果继续做宠物作品,会比较容易挣钱,但创作灵感将受到限制;如果不做,短时间内,收入肯定会大降。今年春节,苏芳一度很纠结。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如今,苏芳与一名代理人合作销售现有作品。苏芳说:“羊毛毡不同于流水线产品,不是布娃娃,它不仅精细程度更高、仿真效果更好,还包含着手作人的心血。几百元几千元的定价也不是随随便便喊出来的,要根据工序和材料计算成本得出。”她拿出最近制作的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灰狼”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举例,为了追求仿真度,狼的牙齿是软陶烧制的;骨架也选用进口的可塑性材料,因此四肢和尾巴都可以活动。这只“狼”是她与朋友合作的“小红帽”系列作品中的一个,作品工序复杂,制作精细,加上材料优质,定价在600元左右。
苏芳表示,羊毛毡作品仍然很小众化,很多人不理解一个作品中手作人付出的创意与心血,有时费了好大劲儿做成的作品,也有顾客很喜欢但觉得价高放弃购买。如今,她抱着“随缘”的心态卖作品,卖得出便卖;卖不出去就自己收藏,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是她“在兴奋状态下创作出的挚爱”。
今年5月,苏芳以800元卖出了一套原创的玩偶周边作品,包括帽子、装饰物等,这创造了她自主设计类作品成交额的最高纪录。现在的苏芳,过着“养得起自己”的生活,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创作,心中感到满足。她说:“生活与梦想之间总要有取舍,想要有所得,必然要放弃一些东西。”
魏旭平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