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文化观察

“道歉”怎么成了《上海堡垒》的关键词?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8月13日   08 版)

    《上海堡垒》8月9日公映,4天后票房过亿。如果这是部文艺片或者低成本商业片,过亿票房还算不错,但在公映之前,《上海堡垒》是部用来对标《流浪地球》的科幻电影,甚高的期待与豆瓣3.3的评分,形成了强大落差。8月11日导演滕华涛在微博发文,为影片的不尽如人意向观众道歉。

    在《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赢,开启国产科幻电影元年之后,科幻片被观众寄予了很大期望。《上海堡垒》即是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背景下诞生的,该片投资3亿元,滕华涛此前也有成功的影视作品,而且影片有原著故事支持,具备了接棒《流浪地球》的基本素质。

    但《上海堡垒》从立项、拍摄到定档、公映,都少有人对其抱有极其乐观的心理,这是因为,科幻片的创作难度是众所周知的,有不少项目在运作的过程中“死掉”,《流浪地球》的成功只能当成个例来分析,并不意味着国产科幻在开了一个好头之后能迅速进入良性发展期。《上海堡垒》作为一部大投资电影,能最终完成走上院线,已属不易。口碑不好,只能说我们的科幻片创作在整体上还没准备好。

    “《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这是《上海堡垒》公映后网友的一句评价,这句话也迅速成为诸多自媒体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向观众道歉之前,滕华涛先是表示被这句话伤到了,“真的是非常难过”。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评价,滕华涛是不太可能公开道歉的,网友的尖锐评价与滕华涛的迅速道歉,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流浪地球》打开中国科幻的一扇门,这个说法是成立的,因为它真正做到了把想象力与制作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有不错的叙事,也有家国情怀,最重要的是,它找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主流表达。基于此,被《流浪地球》启发的科幻片市场,是没法被一部《上海堡垒》关上的,仍然会有很多人沿着《流浪地球》开辟的路线继续探索前行。

    当然,网友使用“关上”的说法,虽然带有预测性以及情绪化,但作为一种批评声音发出,也是合理的,网友花钱买票看完电影后感觉失望,继而给出差评,哪怕这种差评偏激烈一些,但不能据此认为,观众的批评没道理、没价值,一个不能接受批评的创作团队,是没法真正产生反思走上正道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大量自媒体对《上海堡垒》围攻式的批评,是基于流量冲动产生的噪音。太多文章缺乏对电影专业的认识与判断,没法从创作、市场与观众心理等层面分析影片失败的原因,而只是陶醉于重复的、空洞的、单一的宣泄式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滕华涛在道歉之后获得同情甚至掌声的主要原因——无形当中,滕华涛的身份由强变弱,由被攻击的对象,变成了需要被保护的对象。

    这样的舆论变化非常有意思。围绕《上海堡垒》产生的大量文字是没有价值的,同样,认为滕华涛“公关”成功摆脱批评泥淖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两者都是情绪的产物,是感性的结果,除了带动眼球之外,不能带来理性的思考,也不会沉淀出真正的问题。每个热点话题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当《上海堡垒》的话题热度过后,人们只会记得由它引起的一地鸡毛。

    滕华涛的道歉,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也好,是“公关”抵消部分压力也好,从导演个人的角度看,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为拍出不好的作品而向观众道歉,单一地看,这仍然是行业里的一种美德。但“道歉”不能成为《上海堡垒》的关键词,如同当年“下跪”不能成为《百鸟朝凤》的关键词一样,任何时候,针对作品就事论事,才是舆论真正该关注的,过多的情绪只能制造过多的消耗,让反思的能量消失于无形。

    《上海堡垒》作为电影,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遗忘,但导演滕华涛的道歉,却会被记得更长久一点,因为在这场舆论风波当中,导演的道歉是唯一与创作有关、与未来科幻片发展有关的。不必过高升华他的道歉行为,也不能因为他的道歉而将《上海堡垒》的失败一笔勾销。导演个人已经启动了他的反思之旅,也必然将会从中受益,与《上海堡垒》有关的其他各方,不妨也向滕华涛学习。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8月13日 08 版

这些博物馆掌门人,对镇馆之宝有一个“古的idea”
一档综艺能否带火歌剧,80后男高音张英席想试试
刘昊然: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哪吒》高票房仍是偶然现象?
“道歉”怎么成了《上海堡垒》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