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现在整个人都变了,话多了、自信了,还教我讲卫生,遵守交通规则呢。”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老鹰山街道新业社区,搬迁群众赵忠云把团支部负责人吴所谓“堵”在了“希望小课堂”门口,不停地道谢。
搬迁群众的满意度,是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内有了团组织后逐渐提升的。两年里,团贵州省委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下简称“易扶点”)团建工作,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篇”文章,在全省693个“易扶点”建立了团组织,有效覆盖了4.6万余名共青团员。
作为共青团的“神经末梢”,新时代基层团组织如何提升引领力和服务力,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日前,由共青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主办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余名基层团干部,通过4天的学习研讨,分享了各自在乡镇、街道基层团建的“金点子”。近年来,各地基层团组织建设在改革中破题,有效扩大了组织覆盖面,焕发了新活力。
破解基层团建“三缺”难题
2018年,新业社区“易扶点”搬迁后,青少年卫生意识差、课余生活单调、无人照看等问题突出,一度让吴所谓很头疼。缺人、缺钱、缺阵地的“三缺”现状,严重制约社区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能力。
团贵州省委在多地“易扶点”调研后,整合资源,于2019年启动实施了“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者下基层项目”,向每个安置点派驻至少一名志愿者专职开展帮扶联络工作,摸清“易扶点”青年的诉求,畅通共青团联系服务安置点青年的工作渠道。
该项目实施一年来,1万余名志愿者深入贵州1200余个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远程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有效解决了基层团组织缺人难题。
以往村一级没有专职团支书,团的工作由村支书等兼任,有的村支书年纪大,做起青年工作困难也大。团六盘水市委抓住“团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以党建带团建,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配齐配全村团支部书记。如六枝特区顶着财政压力,以提高报酬、统一招募的方式,配齐了243个村级专职团支部书记,有效解决了村级团支部阵地缺失的问题。
如今,六盘水市不仅在村、社区配齐了团支部书记,组建了志愿者队伍,还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打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希望小课堂”,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使易扶点的青少年课余时间有人陪伴、兴趣特长有人指导,快速融入新环境。截至目前,“希望小课堂”已授课158次,课程时长316小时。
化“零”为“整”有效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
4年前,在外经商的吴胜恩和陈树胜决定回乡创业,两人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流转了750亩土地创建四季农场,规模化种植百香果、火龙果、樱桃等13种水果,还带动了30余名青年在基地务工。
近年来,在当地团组织的动员和帮扶下,越来越多像吴胜恩和陈树胜一样的青年选择返乡创业,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村级团干部队伍。
2018年,借助基层党群工作者到岗和村级团组织换届的契机,铁山镇团委组建了一支由基层党群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基层志愿服务青年为主体的村级团干部队伍,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比换届前年轻了14岁,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73%,全镇14名村级团支书中有7名是基层党群工作者。
两年里,铁山镇的青年团干部始终走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第一线,他们整合村庄资源,挖掘特色亮点,主动对接在外青年,将青年这股力量化“零”为“整”,还成立了初心茶叶青年创业园,通过电商渠道,将白茶、农特产品等销向全国各地,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铁山镇团委书记叶娟娟告诉记者,除了利用好基层党群工作者这支队伍,铁山镇还设立了“一村一团建指导员”制度,由挂村领导担任,负责组织召开青年座谈会、上专题团课,指导推优入党、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并组建了青年突击队等32支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团代表履职有了制度化保障
2019年7月,共青团天台县平桥镇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实行团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意见》,平桥镇成为浙江省实行团代表任期制的首个试点乡镇,让“一次性会议代表”变为履行一届职责、联系一方青年的“任期制代表”。
在此次培训班上,平桥镇团委副书记孙露菲介绍,“平桥镇团委探索团代表任期制,经过多年实践,绝非凭空产生”。早在2013年,平桥镇团委就对该镇青年需求展开了一次摸排调研,这次调研显示,青年普遍有这样的困惑:想参加志愿活动却找不到组织;想就业创业却找不到机会;想反映问题却找不到平台。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2013年5月,平桥镇团委建立了台州市第一家独立的团代表工作室,安排团代表定期值班,接待来访青年,但很快,工作室就搬了家。
这次搬家不是因为“房租到期”了,而是门可罗雀,效果不佳。到底是青年“隐身”了,还是团代表“隐身”了?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名青年上门道出了真相:“工作室设在机关大院里,很多人找不到,知道的又害怕进。”
知道了问题所在,镇团委当机立断,把工作室搬到青年家门口。一年后,古色古香、装饰精致、功能齐全的“微茶楼”工作室,出现在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张思村,并很快成为“网红”工作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到访求助。
近年来,平桥镇团委将加强团代表履职能力作为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团代表发挥作用。除了农村,镇团委还将团代表工作室设在了镇行政办公场所、工业园区、“两新”组织、青年之家等地,并鼓励有影响力的团代表建立个人工作室,作为青年接待、代表询问和民主恳谈等活动的主阵地,密切团代表与青年的联系。
不过,促进团代表履职,绝不是“搬个家”这么简单。孙露菲说:“团代表在其任期内既要行使职权、发挥作用,又要接受监督,增强服务青年的意识。”2013年以来,镇团委围绕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代表队伍,对工作室进行了升级探索,进一步根据团代表自身工作性质、从事行业、专业特长等特点,设立创业创新、乡村振兴等多种形式的团代表服务项目小组,实行团代表领办项目制度,分小组进行调研、学习、接待青年活动。
2019年以来,镇团代表参与接待青年团员363人次,解决问题296件,累计领办创业扬帆行动、“益苗”计划等105件实事项目,为越来越多的青年送去了温暖和服务。
说起团代表,家住平桥镇上庞村的90后创业小伙庞荣华总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几年前,他毅然返乡,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开始闷头创业。得知他的情况后,一位团代表联系了他。“他向我普及了很多专业知识,并告诉我,青年创业有扶持政策。”庞荣华告诉记者,帮助自己的是团平桥镇委成立的“青小农”团代表专业小组,组员有农技员、农业大户、农业园区青年干部、银行职工等,通过组团式、全流程服务农业领域的青年。
如今,庞荣华注册成立了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面积达1400余亩,年收入超40万元。今年,团代表小组还牵头组织专家进田指导,帮助引进无人机植保技术。原先喷洒100亩地需要6个人1天的工作量,现在1个人用不了半天就能完成。
“目前,我们的团代表工作室分3类,包括专业小组工作室、个人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室。通过不同方式和平台,让团代表在任期内全面履职,服务青年。”平桥镇团委书记徐贵贵介绍,团代表履职有了制度化保障,团员和团干部被选为团代表后不再是“开个会、发个言”那么简单,走访青年、调研视察、领办实事等事项将成为团员青年评议团代表年度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