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是“机不离手”。疫情发生以来,有的人手机使用时间比以前更长了,也有人养成了健康、有节律的手机使用习惯。最近,你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4.2%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88.5%的受访者坦言最近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了。89.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在使用手机方面养成自律的意识和习惯。
受访者中,64.1%的人已经近视。上班族占76.4%,大学生占18.5%,中学生占4.0%。
受访者主要用手机刷短视频和沟通工作
在北京工作的80后张嘉敏(化名),最近去医院开了缓解眼疲劳、眼干涩问题的眼药水。“最近早上起床感觉眼睛很干,很容易眼疲劳,感觉眼睛有些酸痛。”张嘉敏说,她给手机设置了每天5小时的使用时长限制,但经常要手动延长用时,最后干脆改成了7小时。
河北某高校学生林淼(化名)近视达400度,春节以来一直在家,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玩手机、玩电脑。“我妈调侃,手机成了我的亲人,连上厕所也不撒开手机。”林淼说,加上网课的时间,她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有10小时左右,晚上睡觉前也在不停刷手机。
调查中,每天使用手机少于1小时的受访者仅占1.9%,1~3小时的占15.8%,3~5小时的占41.1%,5小时以上的占34.2%。
88.5%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最近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了。交互分析发现,已患近视的受访者这一比例(90.4%)明显高于未患近视的受访者(85.0%)。受访者中,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增加最明显(90.0%),其次是上班族(88.8%)。
“我以前上网主要是逛论坛、刷短视频、看电视剧,现在加上了上网课。”林淼说,短视频内容丰富,旅行美景、知识科普、搞笑段子应有尽有,“有时能连着刷一小时,我还经常上网和同学聊很久”。
山西的刘畅(化名)儿子读高中,她表示,孩子自制力差,以前她就要在电子产品使用方面对孩子进行监督。“最近他在家上网课,更是有了正当理由上网、玩手机。经常下了课还继续逛网站,或者抱着手机打游戏,一玩最少两个小时”。
张嘉敏平时经常用手机刷微博和微信,最近她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主要是因为要在线上沟通工作,“疫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家办公,视频会议、小组讨论、业务沟通和跟进都在网上进行,经常接打电话到手机发烫”。
调查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受访者主要用手机刷短视频(67.9%)和沟通工作事项(62.3%),其他还有: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53.3%),浏览新闻和资讯(45.9%),看影视剧(45.8%),打游戏(38.2%),上网课(31.1%)等。
81.9%受访者会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手机时长
“平日里我喜欢外出溜达,逛逛商场和公园,不喜欢一直闷在屋里。但因为防疫需要,我一直宅在家里,实在无聊,只能通过玩手机打发时间。上网课也是我手机使用时长增加的一个原因。”林淼说。
张嘉敏表示,居家办公让她手机使用时间陡然增加,“平时办公室能当面解决的问题都得在线上沟通,而且因为没有太多放松消遣的活动,我花了更多时间在网上看电影”。
关于手机使用时长增加的原因,65.0%的受访者认为是外出活动减少,注意力在手机上,60.9%的受访者认为是线上娱乐活动变多,60.3%的受访者认为是线上业务沟通变多,其他原因还有:打发时间(45.1%),上网课的刚需(41.8%)等。
林淼目前已经返校,回想起在家的几个月,她坦言没有成就感,“我在家除了玩手机还是玩手机,虚度了大把光阴,感觉太放纵自己了”。
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会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长。受访者中,上班族这方面的自觉性最高(82.8%),其次是大学生(80.3%)。未患近视的受访者(84.4%)比例明显高于已患近视群体(80.5%)。
“我发现自己会无意识地打开手机,翻翻这,看看那,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久,影响学习。”林淼说,为了提升专注力,她给自己限定以后每天玩手机不能超过4小时,“我现在学习时,会把手机放在眼睛看不见、手不方便拿到的地方”。
刘畅介绍,开学后,她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不允许孩子带手机上学。“学校生活慢慢恢复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性会减弱一些。我和他爸爸也会限制他玩我们的手机,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调查中,89.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在使用手机方面养成自律的意识和习惯。受访者中,上班族这一比例(90.8%)最高,其次是大学生(88.6%)。
张嘉敏认为,虽然手机方便快捷、功能强大,成为很多人的必备工具,但是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去更好地利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左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