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是目前西藏军区海拔最高的哨所,由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岗巴营二连驻守。
“没有牺牲不得的己利,没有忍耐不住的寂苦,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岗巴营,官兵们将这三句话称为“岗巴精神”。每当有新战士过来报到,二连连长阿旺罗布总要对他们说,“这是我们的魂,不能忘,不能丢。”
查果拉哨所在喜马拉雅山北麓腰际,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向上到半山腰,山顶那面迎风飘扬的国旗就成了鲜明的路标。连队官兵说,哨所顶上每天狂风呼啸,国旗一周就要换一面。
“查果拉”藏语的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但这里几乎看不到一草一木。哨所驻地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5%,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绿色在这里是“奢侈品”。
巡逻
战士杜成还清楚地记得刚上高原时的情景,当车子停在岗巴营营区,那里海拔4900多米,“放眼望去,一片荒漠,特别荒凉。”
都说高原上躺着都是在奉献,但边防官兵的生活并没有这么“悠闲”。查果拉的冬季漫长,到处白茫茫一片。巡逻时,“一脚下去,雪就到了膝盖,很消耗体力。身边的战友不停滑到,倒下了爬起来继续走。”杜成和战友们爬上了海拔5876米的山口,在大风中检视完山口的情况,然后再返回,回去的路上还有冰河、险滩在等着他们。
查果拉哨所官兵们担负巡逻任务的山口平均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每次执行任务回来,官兵们的脸上都会脱皮。“在这里,完成任务不仅靠体力,还要靠意志。”
每年的10月到来年4月是查果拉的冬季,这里太阳辐射是平原地区的6倍。而到了夏季,四周群山的积雪逐渐融化,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绿色。对常年驻守在查果拉的官兵们来说,夏天无疑是最好的时节,因为巡逻时没有冰雪阻碍。
哨所哨长姜行洲说,高海拔地区天气多变,山底在下雨,到了山顶就成了雨夹雪。前不久的巡逻任务中,姜行洲和战友们就遇到了雨夹雪。
本来就不好走的山路加上积水,导致车子陷进泥里动不了了。忙活了半天终于将车子拖出泥坑,哨所官兵都成了“泥人”。但是巡逻任务不能耽误,大家将脸上的泥水一抹,继续执行巡逻任务。
“驻守查果拉,最艰险的就是执行巡逻任务,官兵们特别团结,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这可能就是大家舍不得离开查果拉的重要原因。”姜行洲说。
体能
在查果拉哨所门口,官兵们做了几个人形木桩,上面裹着海绵,大家有空时就过去练练手。缺氧不缺体能,这是查果拉哨所的传统。
“如果天气允许的话就按课表训练,这里海拔高,体能训练以力量练习为主,主要是健身器械、俯卧撑等项目。”哨长姜行洲说,为了提升训练效果,哨所还会定期举行小比武,来提高大家训练的积极性。
长期处在缺氧环境中,哨所官兵的嘴唇都是紫色的,连长阿旺罗布时常会拉起战士们的手,看他们的指甲有没有凹陷、手是否有皲裂。在高海拔地区长期驻守对官兵身体有损伤,为此,连队采取轮流换岗。每次换岗,官兵们都抢着要上查果拉。
当了9年兵,今年是李存东第三次申请驻守查果拉。每天早上,他带着两名战士,背上10公斤重的装备,就开始了一天的观察任务。“大雪封山的时候执行观察任务,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刺眼。”李存东偶尔看东西会觉得模糊,但并不影响执行任务。
在李存东执行观察任务的点位上放着一盆绿植,叶子的边缘已经开始发黄。“这是6月份带上来的,空气干燥,再细心浇水施肥也只能活两三个月。”李存东说。
在哨所边一个刻有“查果拉主峰”的石碑旁,两名战士正在站岗,虽然寒风呼啸,但战士们目光坚定,他们身后就是连绵的群山。李存东说,坚守在渺无人烟的查果拉,官兵们一起训练、巡逻,每次唱起那首《祖国不会忘记》都特别有感觉,那首歌这样唱道:“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退役
服役5年,战士杜成即将退役回家,只剩20多天他就要离开查果拉哨所。杜成每天都要给哨所的两块草坪浇水,这两块面积不大的草坪是哨所官兵从山里挖回来的。这里很多植物都无法存活,而哨所官兵挖回来的草皮在大家悉心照料下,竟然长势喜人。
于是,官兵们在营房门口又种了两片格桑花,“估计还有1个月就要开花了。”旁边的战士跟杜成开玩笑说,可惜你看不到了。杜成一下子沉默了。
就在前几天,姜行洲遇到了一件让他特别感动的事。哨所迎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来自贵州的记者。记者们看到通往哨所崎岖不平的山路,以及几乎没有绿色的驻地环境,又采访了驻守哨所官兵的故事,吃饭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姜行洲看到,眼泪顺着记者们的脸颊不停往下流。
他们回去后发出了一篇名为“世界屋脊上的哨兵”的报道,哨所几名贵州籍战士争相传看,稿件中就提到了战士代兴超。
1998年出生的代兴超是哨所炊事班班长。由于山路崎岖颠簸,连队定期给哨所送菜。送达哨所的蔬菜、水果集中放在菜窖里,官兵们巡逻任务辛苦,代兴超总是绞尽脑汁换菜谱,变换花样为大家改善生活。
为了不断提升厨艺,休息时间他就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做菜,官兵们都知道,代兴超最拿手的菜是辣子排骨、松鼠鱼和肘子。
“我的想法很简单,通过一顿顿好吃的,让大家在这里有家的感觉。”代兴超说,“周末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湖南的战士就做一个湖南菜,黑龙江的就做一个东北菜,大家一起做,一起吃,其乐融融。”
这是代兴超第二次申请来查果拉,他私下里还在研究怎么做出口感更好的姜汤和冰糖雪梨,“当战友们感冒咳嗽时,就可以及时端出来,让大家喝在嘴里、暖在心里。”
探亲
2019年12月23日,对于戍边9年的哨所班长马世胜来说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在高原呼啸的寒风中,他接到了千里迢迢来探亲的未婚妻。
未婚妻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愧疚不已。“她高反特别严重,出门眼睛都看不到东西,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会让她来这个地方,难受得直想哭。”马世胜回忆说。
慢慢适应环境以后,马世胜带着未婚妻一起到岗巴跨年,并在2020年1月1日领取了结婚证,寓意“一生一世相守”。
在查果拉哨所,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休息时间马世胜就常常翻看妻子来队探亲的照片,有妻子躺在病床上吸氧的,也有他们领结婚证时拍的合影。
在这里驻守10多年的老兵李文锋,也带着未婚妻爬上了查果拉。在颠簸不堪的汽车里,李文锋不时心疼地问未婚妻 “有没有不舒服”。想让未婚妻看看自己坚守的地方是李文锋的心愿,他们也准备在这里领取结婚证。
上哨所的途中,他跟未婚妻介绍,这条土路是他和战友们一米一米慢慢修到查果拉的。如今,这条路正在重新整修,李文锋告诉未婚妻,“等你下次来的时候,这条路就变成柏油路,不会这么颠了。”
查果拉哨所条件艰苦,但连队里的90后、00后官兵却抢着上查果拉。连长阿旺罗布说,上查果拉的兵必须优中选优,他们必须是“能飞过高山的雄鹰”。
战士杜成即将告别军营,也是几次申请才得到这个宝贵的机会。
“海拔每上升100米,走路的速度和呼吸就有明显的区别。驻守查果拉意味着更高的海拔、更少的氧气,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官兵不断递交申请想守在查果拉?”有人问姜行洲。
姜行洲想了想说,“因为守卫在查果拉很光荣。”
晏良 王巍巍 陈奇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