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让观众觉得每一刻都有事情在发生。
---------------
11月的夜晚,北京北六环外的戏剧小镇,连台戏《雷雨》《雷雨·后》排练正在进行。
排练厅外的墙上,贴满了“感谢便利贴”,上面详细写着在很多个日子里,刘恺威、何赛飞、孔维、史可等演员带给全剧组的零食、点心、饮料。写在最前头的月饼告诉我们,《雷雨》《雷雨·后》剧组已封闭排练两个月。
今年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9月,央华戏剧宣布,由法国著名戏剧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Eric Lacascade)担纲导演,将曹禺经典作品《雷雨》与他同为剧作家的女儿万方编剧的《雷雨·后》制作成连台戏,将在12月开启全国巡演,且还会有一场线上直播。
这个消息一出,有两个点勾起公众好奇心:一个法国导演如何排这出经典剧目?《雷雨·后》讲了怎样的故事?
在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一个月的排练场,一些答案已然有迹可循。
法国导演“遇到”曹禺先生,用当下的语境重述经典
在排练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见到法国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他曾三度执导法国阿维尼翁教皇宫剧目,其中2000年的“契诃夫三部曲”让全球观众看到了他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非凡的驾驭力和创新性。
当晚,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带领演员们排练《雷雨》第一幕到第二幕中的一个片段,从“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排练到“鲁侍萍重返周公馆”。孔维饰演的繁漪、刘恺威饰演的周萍、佟瑞敏饰演的周朴园、徐德亮饰演的鲁贵和何赛飞饰演的鲁侍萍先后登台。
排练过程中,有一名剧本翻译为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实时讲解演员们的表演,另一位排练翻译则负责向演员们传达导演的调度和指导,确保导演与演员之间的顺畅交流。
当演到周朴园命令周萍请繁漪喝药这一幕时,埃里克·拉卡斯卡德示意大家暂停表演。他说,希望孔维尽量延长与佟瑞敏的眼神对峙;而在演到周朴园离场后,周萍在激烈的音乐中展现自己澎湃的内心世界时,埃里克要求刘恺威在形体表达上更加外放。
“曹禺写这出戏的时候很年轻,他有着青春的热情、青春的疯狂和创作的热情,我觉得这部戏因此才非常有趣。”埃里克·拉卡斯卡德说,作为一个西方导演,他来中国执导《雷雨》,是为了研究这部戏,同时给中国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其实曹禺写作的时候也一样,是新的形式,所以这个相遇是很有趣的”。
“我们不想做一个博物馆里的东西,而是一个‘今天的东西’。”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感叹,导演《雷雨》《雷雨·后》太难了,“全部都很难”。
“中国有深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我希望用传统呈现当下、构建未来,让年轻人与经典产生共鸣。曹禺先生创作的《雷雨》非常丰富,是一出非常强烈的悲剧,但我不想让舞台上充满悲伤,我希望大家能看到生活中的快乐和人性的美好,这才是生命的力量。”埃里克·拉卡斯卡德说。
演员都是“人类研究员”,重新填充《雷雨》没有描写的人性空间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要做不一样的《雷雨》,而对于中国演员们来说,他们又会如何在熟悉的经典剧作上实现自我突破?
“朋友们知道我要排《雷雨》时,他们都以为我会演繁漪。”何赛飞对本报记者说,当初制作人找她演鲁侍萍一角时,她内心是有点犹豫的。“后来制作人对我说:‘你不要犹豫,我们这次想以一些不同的方式诠释她’”。
何赛飞以前只看过电影版《雷雨》,经典话剧版则完全没看过。“这对我可能还是好事。看过了就会老想着之前版本,跟谁学一点,可能就套住了。现在导演的创作思路是开放的”。
由法国导演执导《雷雨》,何赛飞坦言,排练初期感觉“障碍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头半个月,冲击得太厉害了。”她指出,舞台呈现自有导演个人特色,他们在诠释人物的“中心板块”时亦会发生思维碰撞。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颇有实验性质的排练方法,也令何赛飞觉得有意思,比如初期,导演会让所有演员都去尝试演绎某一幕戏。“大家在展示的过程中,导演会吸收他想要的东西,之前没想到的点,最后保留下来”。
何赛飞在演绎“鲁侍萍出场”那一幕时,感觉压力特别大,就尝试过很多种可能性,比如让四凤拉着鲁侍萍进周公馆,或者是让鲁侍萍独自在空荡荡的舞台上登场。“鲁侍萍是一个看起来弱弱的女子,但内心有自己的清高。她命苦,没办法,最后争不过命”。
因影视作品被观众熟知的演员刘恺威,此次饰演周萍一角。他对记者说,其实从入行开始,就很想尝试舞台剧,可惜一直没有机会。“那时候我跟很多舞台剧演员合作,每一次听他们聊到话剧,光听就觉得很好,很有趣,很有魅力”。
刘恺威表示,知道要参演《雷雨》,他不会再以观众角度去看待这个熟悉的故事,而是会更细致地品味和感受剧本中的每一个字,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再给周萍一个更圆满的人生,填充《雷雨》没有描写的空间”。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经常说,演员,就是一个“人类研究员”。
“你研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举动、反应,其实是难的,但是过程很好玩,当每天慢慢地一点一点完成自己的工作,对角色有不一样的了解时,你会很满足,没有白过。”刘恺威说。
他评价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极其有能量,“他自己也很爱演,而且演得很好”。“导演觉得舞台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让观众觉得每一刻都有事情在发生,有一股危险感、神秘感,这对于演员来说很过瘾”。
时间赋予《雷雨》另一副面目,成了《雷雨·后》
不同于以往的观演习惯,《雷雨》《雷雨·后》采用连台戏形式,让观众在整整半天时间里感受曹禺、万方父女俩关于人性的对话与探讨。
《雷雨·后》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雷雨·后》编剧万方表示:“《雷雨》的原著是有序幕和尾声的,里面只出现了一对孩童兄妹,和一直住在这所阴森大房子里的两个老人,众多演出几乎都删去了序幕和尾声。我改编的《雷雨》正是从序幕和尾声开始,从剧中人物的老年开始,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当《雷雨》的故事过去几十年后,该死的早已死去,活着的人度过了漫漫人生。这时候,岁月和时间赋予了《雷雨》另一副面目。复杂的人性、无常的人生,一切经过时间的海浪日复一日地冲刷和洗涤之后露出更深的一层,那些埋藏得很深的真相显露出来,这就是《雷雨·后》。”
演员史可在《雷雨·后》中饰演老年繁漪。她告诉记者,这个剧提出了一个让观众思考的问题——“当初如果我不这样,可能结果就不是这样”。
“万千风帆过后感觉尘埃落定,没有恩恩怨怨,什么事情都可以一笑了之。你打我一嘴巴也能一笑而过,就这样释怀了。那天,我跟何赛飞老师两个人有一段,刚开始打,最后两个人抱在一块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人活到这个份上,就是这样的。”史可说。
主演们都提到,《雷雨·后》的叙事会带有“意识流”意味,看起来有些跳脱。
史可说,在剧中,繁漪、鲁侍萍等人都在“闪回式”自责、忏悔和反思:“如果当年我不这样……后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这几个老人不断在探讨人的命运。它很意识流,也很跳,但你还是可以找到一个贯穿的主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实习生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