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董家鸿院士:医生应是人文学家,要洞悉人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1月18日   06 版)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常常伴随着瘟疫和疾病。反观,瘟疫和疾病也会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我想,这次疫情会给我们国家的社会、政治、科技、医疗等方面带来推动的力量。”10月18日,在第四届会稽山讲坛暨第十二届文化中国讲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说。

    历劫而生,危中有机。作为一名亲历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名医院的管理者,董家鸿对我国“疫情时代”健康医疗体系的重塑等方面有新思考。他说,“我们的医学需要变革,医疗服务要正确,医学教育要改革,健康科技创新也要变革。”

    在疫情初期,董家鸿带领国家远程医疗队,为武汉抗疫贡献了重要的清华科研科技力量。这是一个医工结合的医疗队,6个人中有3名医生,另外3人是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的信念已经融入到我们的骨髓,我们当时都热血沸腾,急切地想立刻到前线报到。”

    医疗队抵达武汉后,董家鸿团队迅速在雷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中南医院和天佑医院部署应用了系列创新研发的智能新冠肺炎诊治医疗技术产品。同时,医疗队到医院、社区、政府了解需求,研发了自测评估系统、社区疫情智能防控系统、智能分诊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移动生理体征监测系统、远程集成协同医疗平台、隔离病房消毒机器人共7项智慧医疗技术产品,在个人防护、社区管控、医院救治、远程医疗、康复照护5个环节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医疗队研发的隔离期患者照护体系,帮助湖北省476个隔离点照护了近3万名隔离期患者。

    在投入一线的调研和工作中,董家鸿发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传染病的预防能力还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薄弱,社区医院、卫生站严重缺少医疗力量和资源。由于“守门员”不到位,造成这次疫情发生时大量患者涌入大医院。实际上,武汉人均拥有三级医院的数量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董家鸿介绍,湖北省接近50%的三级医院在武汉,武汉每百万人拥有三级医院5.51个,而全国这一数值只有2.8。

    另外,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定位不健全、不明确。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也治大病。特别是大医院的虹吸作用,造成大量的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还有服务链条不连续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是督导式的行动和服务,是碎片化的医疗服务,之间没有联系。董家鸿形容就像足球场上运动员之间没有配合一样,就没办法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优质医疗服务;此外,全科、急重症、公卫医师严重匮乏,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出现了不同的短板效应;健康科学体系的导向评价不明确,在医疗教育方面还有很多问题。

    董家鸿在讲坛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最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帮助青海藏区的民众治疗包虫病。他深深感受到医疗卫生条件薄弱地区资源的匮乏,以及当地居民对优质医疗的渴望。他建议,要重点强基层、补短板,定制式培养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村卫生室的基层全科医生、卫生员;大医院的医生下沉,三级医院的医生必须到基层医院服务;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采用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科学手段,把先进技术辐射到基层,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在医疗机构方面,董家鸿建议机构之间协同起来,形成整合式的医疗体系。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之间明确分工定位,大医院看复杂、疑难病,常见病、多发病还有健康管理问题交给基层医院。其中,大医院要和基层医院紧密联动,形成连续的医疗过程。患者在大医院治疗完成以后,可以转诊到基层,由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完成后续的治疗、康复和慢病管理。

    董家鸿还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医疗卫生的理念,使得医疗卫生的中心从治病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那么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以及全民健康教育等疾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来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对医院来讲,不仅要能够正确有效地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也需要前移到预防,后移到康复、慢病管理,以此实现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患者在医院治疗以后能更好地康复,回归社会。

    在董家鸿院士看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生。“在我们国家,大量最优秀的学生选择去学金融、计算机,医生这个职业的前景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在培养模式上,我们过去太重视学术,轻临床和人文。医术是仁术,我们把医生当成科学家来培养是一种误解。”董家鸿说。

    “医生首先应该是人文学家,要掌握心术,洞察洞悉人性,这样才能很好地为患者造福。我们要培养的是良医,然后是学者。清华大学正在思考和变革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理念和方法、路径,我们希望清华能够招到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也应该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理念、模式培养出全世界最优秀的医生和医疗企业的领军者。”董家鸿说。

    董家鸿表示,这次疫情中,政府、社会、医疗界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竭尽全力挽救一切生命,这是人文的体现,引领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在这样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科学的手段,比如社区管控、社会隔离、应治尽治等,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董家鸿希望文化中国讲坛,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健康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促进人文与科技、人文与医学的融通,推进健康中国事业的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1月18日 06 版

陆林院士:灾难面前,人们精神的作用非常强大
徐建国院士:处理不好与微生物的关系,人类将永远面临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董家鸿院士:医生应是人文学家,要洞悉人性
人文科学对话会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