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四五”规划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任务。国外媒体和网友普遍认为,这些目标任务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和更长期的发展愿景,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有助于“让地球降温”。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十四五”规划发展路线图不仅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侧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这些指标是重要的“指挥棒”。中国将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为中国在碳排放受限时代成为低碳产品供应方、技术出口支持方奠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王路在两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完成碳达峰任务的60%,争取在2028年前基本实现碳达峰,为碳中和打好基础。”BBC认同并赞赏这一观点,认为中国有很大潜力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这也有助于帮助全球在本世纪末实现将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
路透社注意到,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巴黎协定》。中美应该提倡良性竞争而不是相互攻击、零和博弈。双方应该搁置争议,在气候变化领域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在国际上发挥表率作用。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十分看好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在于风能和太阳能的价格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在于中国的技术优势,中国在太阳能、风能、蓄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有能力建立更清洁、更安全和更便宜的能源系统。同时,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带来更清洁的空气,间接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改善公共卫生,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中国两会期间,减排、低碳、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等,也成为国外社交媒体上的“热词”。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