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来看你了,看到你的画像,我又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哥,我带你回家……”仲夏时节,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烈士陵园内,烈属周爱珍抱着哥哥周小宁的画像跪在烈士墓前泣不成声。
1979年2月,入伍仅两个月的周小宁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光荣牺牲,年仅20岁。周小宁只留下一张入伍前的多人合照,但也几近损毁。当时年纪尚小的周爱珍对哥哥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模糊。
几个月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中发现,有些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未能留下遗像。部分烈属或因没见过烈士,或因年代久远对烈士记忆模糊,不知道烈士的样子成了他们一生的遗憾。安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专项研究后决定,“替烈属办实事,为烈士画像!”
跨越43年时空,如今手捧周小宁烈士修复的画像,周爱珍心中哥哥的模样又变得清晰起来。为烈士画像、送烈士“回家”,圆了烈属周爱珍的夙愿,弥补了烈属心中数十年的缺憾。
“在安义县,像周小宁烈士这样没有遗像的烈士共有66位,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壮烈牺牲,身后却没能留下一张画像供后人瞻仰。”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宋千宴介绍,因为有的烈士牺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很多烈属也很难清晰、准确地描述出烈士当年的模样。
为了帮烈士画好像,安义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转辗11个乡镇,查阅上千份资料,访问烈属以及和烈士亲密接触过的战友、童年伙伴,确保烈士的画像能够逼真还原烈士相貌。
“寻找专业从事人像绘画和有类似经验的画师,是个不小的难题。”安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王璘介绍,为了找到专业画师,全局工作人员总动员,通过各方努力请到了南昌职业学院的两位专业老师,他们采用手绘、素描的方式为13位烈士完成了画像。
后来得知计算机AI技术修复还原烈士画像效果更好的消息后,他们又专门请来了在上海某动漫公司工作的插画师杨浩文。
“能为烈士画像是我的荣幸。”笔者见到杨浩文时,他正在根据袁觉苍烈士亲属的描述勾勒烈士的画像轮廓。一只画笔、一台笔记本电脑,根据烈属的描述和相关参考资料,杨浩文在电脑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正调整画像的眉间距、颧骨凹凸、眉毛粗细、五官大小,袁觉苍烈士的相貌逐渐逼真地呈现出来。
“像,真像!看第一眼就知道这一定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人,我奶奶说我大伯最像爷爷,现在这画像就很像我大伯,这就是我爷爷的画像。”初稿一出,袁觉苍烈士的孙子袁朝霖一边看着画像,一边激动地说起了爷爷袁觉苍和奶奶结婚后“约法三章”的故事:“结婚后,你不许过问我的事,不许跟踪我,不许打听我……”
袁朝霖的爷爷袁觉苍新中国成立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3月22日,时任中共安义县委宣传部长、抗援会负责人的袁觉苍被日军杀害,壮烈牺牲。
笔者采访时,正值熊西江烈士的画像成稿,便跟随安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熊西江烈士的弟弟熊邦惠家。当工作人员把画像送到已82岁高龄的熊邦惠老人手上时,这位因患脑出血无法正常说话的老人“呜呜”地哭了起来。
“爷爷,您觉得这张画像和您的哥哥像吗?”工作人员问道。无法言语的熊邦惠眼角噙着泪水抚摸着哥哥的画像,不住地点头。
“他去年突发脑出血导致全身瘫痪,一直不能开口说话,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反应,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牺牲哥哥的画像,谢谢你们。”熊邦惠老人的爱人余科英感激地说。
“今天一路走来,我备受感动。烈属见到画像时的场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终生难忘。”跟随一同采访的江西省军区警卫勤务队上士戚永雷说,“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来后,戚永雷在心得体会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高擎先烈的精神火炬,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军事部投稿邮箱:
junshibu@vip.126.com
郭冬明 杨柳 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