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守护好祖国万里海疆

——武警海警学院紧跟转型重塑步伐加快执法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王世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27日   08 版)

    武警海警学院执法培训班学员练习操纵无人机。

    “海警法以法律形式对海上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程序作出了专门规定,为提升执法效能、规范执法程序提供了法理依据” “海风、海浪、海流等因素使海洋环境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大到疏浚物、海砂、渔网,小到票据、刀具等都有可能因被倒入海中而造成证据遗失,给海警执法检查和海上犯罪取证带来困难……”近日,在武警海警学院的海警执法交流研讨课上,来自海警一线执法机构的130余名受训学员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体会,交流参训以来的收获与心得。

    这是武警海警学院转隶以来首次承办海警执法业务岗位资格培训任务。自2018年7月1日起,伴随着中国海警的转型重塑,学院立足海警人才培养实际,开设执法基础、执法技能、执法实践等专业化课程,积极提升教战能力,努力锻造一支与海警职责使命相匹配、有效应对海上犯罪形势、打击违法活动的执法队伍。

    一

    “我们期待,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中,每一位海警执法员都能够继续坚守使命、开拓前行,成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推动者。”学院海洋法课堂上,来自中国海警局执法部行政执法处的赵仁杰发言说。

    赵仁杰从事海洋生态环保监督检查工作已有10年,2011年参与侦办轰动全国的康菲漏油案件,他在溢油严重的蓬莱19-3油田B、C平台一住就是60多天,熟练掌握了海上石油平台登临检查的重要内容,摸清了渤海海区的使用状况。因为常年参与“海盾”“碧海”专项执法行动,赵仁杰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海砂开采运输、海洋废弃物倾倒、海洋野生动物保护等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非常熟悉。

    机构转型后,赵仁杰调入中国海警局执法部工作。从海监到海警,看似一字之差,实际上是结构的重塑和观念的迭代。“新质执法力量的生成与提高是一场接力赛,只有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跑好自己这一棒,才能不负组织的重托与期望。”重整行装的赵仁杰迅速跟踪掌握全国海域执法形势,多次应邀参加浙江、福建等地“海盾”案件会审,努力适应新岗位要求。

    转型后的海警机构承担的行政执法任务更为复杂,仅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渔业管理、海底光缆保护等领域就涉及多个法律门类,这对海警执法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海警执法业务岗位资格培训中,学院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知名高校的10余名专家教授,开设海洋渔业执法和海洋环境执法等课程内容,为任务一线执法办案员答疑解惑。

    二

    “利用无人机拍摄取证,具有角度多维、成像质量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死角多、取证难问题,提高海上执法效率。”谈到专长领域,执法班学员欧伟光侃侃而谈。在广西海警局执法一线已经工作14年的他,曾多次将无人机应用于监控走私码头上货点、非法开采海砂、海上治安等违法行为,侦办过数十起海上走私和偷渡案件。

    “在钦州市某海域进行无人机巡查时,我发现一辆泥驳船正在倾倒废弃物。当时,涌浪高达2米,执法艇吨位小、抗风能力弱,无法快速抵近倾倒作业区域。我们就用无人机进行跟踪监视,全程记录违法倾倒作业。”欧伟光曾受聘于广西警察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研究所,专门为刑侦专业学生进行《无人机对刑事案件实施全方位无死角取证研究》授课辅导。

    “无人机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如果没有娴熟的操纵技能,一旦碰到侧风摔落,将会损失巨大。”学院侦察教研室主任孟增辉介绍,无人机操作看似简单,实则易学难精。

    熟练掌握数字化装备是新一代海警人的必备技能。武警海警学院对照大纲要求和课程设置,相应开设无人机实训中心、信息融合与态势感知可视化实验室、轻潜水实验室、海警舰艇型谱研究室、航海模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训练场馆,让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在海上进出船舶多的情况下,如何防止船舶违规出海和预防外来船舶进出港?”教员的提问启发了欧伟光对科技变革提升海上执法效率的认识。目前,各级海警机构正在实现电子化系统应用和科技手段并重的转变,通过引入智能船舶综合管理系统,接入岸基雷达、北斗系统、海防监控系统,搭建覆盖沿海及海上治安的信息化管防网络,实现对海上船舶的实时掌控,船舶超载、船舶进港不报告等现象明显减少。

    大数据时代,执法业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明显提高了调查取证工作效率,让海上犯罪无所遁形。全视角监控摄像头、智能物品保管设备……一个个数字化装备的深度应用让执法办案变得更加精细、更加规范。

    三

    “渔运船(辅助船)违反伏休秩序,为‘三无’船舶提供补给,收购转运非法渔获物,滥捕小鱼小虾给养殖场鱼蟹做冰鱼饲料,根据现行渔业法的规定只能罚款2万元,违法成本太低。辅助船没有燃油补贴,缺少牵制手段,比较有力的惩处措施是纳入征信黑名单,一旦违法就不能贷款、不能坐高铁和飞机。”执法业务培训班交流会上,来自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综合执法处的王启洋与同批学员分享工作心得。

    2007年本科毕业后,王启洋在山东英才学院担任大学辅导员兼代课教师,2012年考入原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自此成为一名海洋渔业执法骨干,2015、2016和2018年先后搭乘美海警“MELLON”号、“ALEX HALEY”号舰船参与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联合巡航执法行动,他平均每年出海都在150天以上。

    伏季休渔监管是海警机构开展海上渔业执法的重要内容,“渔业管理和执法工作情况复杂、问题繁多。过去,有些老渔民家都安在船上,从事生产捕捞是他们唯一的生计。”王启洋认为,海洋休渔执法监管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保证渔船民的合法权益,又要使国家法规得到贯彻落实。

    “要主动适应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能变化,理顺海洋渔业执法管理体制。”培训中,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长张友松应邀为培训班学员进行专业辅导,他建议进一步明确渔业、环保、海事、海警等部门职责,畅通与公检法联络渠道,健全多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协调机制,组织实施好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和禁渔期捕捞等非法捕捞行为。

    除开设通识类模块课程,武警海警学院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执法法律风险防控、涉渔“三无”船舶案件查处、海洋与渔业案件处理规定、海上搜救与应急处理实务等内容授课,不断提升受训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海上执法工作流程向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转变。

    四

    “经济社会发展对直升机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在安保活动、救援灭火、森林防护、抢险救灾等方面,必须要满足更高要求,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全域全时复杂气候的使用能力。我国自行研制的‘直-18’大型通用直升机,最大速度为336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为9千米,航程达1000公里,可承载13.8吨的起飞重量,能够轻松参与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应急救援任务。”培训中,维权执法系副教授陈岩的授课让来自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一局的李振赫很共鸣。

    狭小的机舱,轰鸣的发动机声,高强度的颠簸,刺鼻的航空煤油味儿,这就是李振赫的工作环境。在平均每个架次5小时的飞行时间里,还需要操作各种遥感设备,全程飞下来,对体能和精神都是巨大的考验。

    作为承担海岛监督检查、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公益服务等任务的主要队伍,李振赫和队友们运用多种航空执法设备,完善监测预警手段,准确掌握浒苔、马尾藻等绿潮灾害分布和发展态势。

    “最需常备不懈的就是海洋救助,每次执行任务都是波峰浪谷间的生命大营救。”培训交流发言时,李振赫提到一组数据,“2015年至2017年,我国有5265艘船舶遇险,其中1073艘沉没,平均每天4.8艘船舶遇险、1艘沉没。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桑吉’油轮爆燃……一次次令人扼腕的事故,使海上救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海警航空人才队伍建设配得上海洋强国战略?”李振赫的发言带给授课教员们众多启示。

    “学院的转型,不仅仅是教学体系的改革,也是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陈岩认为,“时代在变,任务也在变。大时代背景下的海警转型重塑,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怎样适应时代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海警人才队伍?最终还是要落脚在课堂上。”

王世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9月27日 08 版

守护好祖国万里海疆
侦察尖兵的“突围”
湖南常德举办首届拥军关爱金发放仪式
日本频打“台湾牌”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