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剁手”欲望真正消退,拥有少买或不买的自由意志时,才是真正战胜了消费主义。
---------------
没有人比我更懂反消费主义。
熟知若干相关主题的纪录片,看B站up主批判“消费主义的陷阱”看到上头,收藏夹里一堆省钱攻略、极简生活法。可每当我打开衣柜,那层层叠叠、呼之欲出的衣物仿佛都在睥睨着说:“呵,女人。”
纵然有一颗高尚的心,无奈长了双庸俗的手。把我拖入“剁手”陷阱的,是那些能让女性“更好看”的东西。衣服、鞋子、包包、彩妆……几乎是每个女孩消费的主战场。
疫情期间,我的报复性消费行为达到了顶峰。在四下寂静的深夜里,手机蓝光照亮了我的脸,迷离的眼神倒映着滑动的购物车图像,混沌的大脑神经吃力地作着决定:买,还是不买?有时理性让我放下了手机,但更多时候,我花钱的速度仿佛一个资产百亿的大鳄。后果就是,存款以可见的速度在变少,而一些衣服还没穿甚至还没收到,就已经不喜欢了。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这么“想买”?为什么我想买的是这些?一些图像跃入我脑海:穿搭和妆容都无可挑剔的时尚博主,漫步在布满咖啡馆的巴黎街道上,她们的照片中没有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纠缠,我能看到的,只有“精致”。而我也想变成那样的人。
但我对精致生活的理解,仅仅来源于社交网络上经过选择和美化的照片。这也是视觉文化时代的通病: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建立在图像之上,而图像化的世界中不存在真实。
你可以说一些崇尚自然美的博主,没有开启美颜滤镜,她们展示出来的是真实的自己。但观看者层面的真实,与博主照片中的世界是脱钩的。比如,我买了很多漂亮的裙子、长靴,但能穿的机会寥寥无几,因为我是一个需要每天骑车上班的“打工人”。模特穿上是利落的九分裤效果,到我这里变成需要挽两道的十二分裤,因为下单时我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模特比我高18厘米。
模仿时尚造型的机会,只存在于不用加班的周末几小时,而我展现造型的方式,同样是精致摆拍的照片。为漂亮衣服付出的金钱所换来的,除了短暂的悦己之外,只有一些虚幻的点赞和评论。这真是高投入、低回报的教科书式案例。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说,丰盛的物品“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诱使消费者“逻辑性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这简直是在我脑子里安了监控。我喜欢的不仅是衣服,而是一种“法式氛围”。要想营造这种氛围,需要购买一连串的商品:用斜挎皮包配毛呢大衣,或者用高跟皮靴搭配黑色的连衣裙。对氛围感的追求越精准,想购买的商品种类越细分。
后来,我看到一些时尚博主推广“胶囊衣橱”,意思是衣柜里只留简单的几件基础款单品,同时可以满足多种搭配的需要,这与时下流行的极简主义不谋而合。可是想想,我的衣柜里有大量“非基础款”,如果为了“胶囊衣橱”而扔掉它们,岂不是更大的浪费?直到我看到某女装品牌在商品分类里单独分出“胶囊衣橱”,我才大悟——所谓极简主义,也可能成为变相消费。
英国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提到,在手机、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存在“计划报废”这一公开的行业秘密,即故意生产寿命低、质量差的商品,好让消费者更快地再次购买。服装也是如此,快时尚品牌的衣服,本来就想让你只穿一季,奢侈品大牌的价格也并非与质量挂钩。知道“内幕”后,我看着衣柜里那件还没穿口袋就破了的外套,无奈苦笑。当初,它的“氛围感”可是让我付出了2000多元。
商家的嘴,骗人的鬼,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买了这么多,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起码,我知道什么风格更适合自己,知道哪些单品买回来绝对不会穿第二次,也尽量远离那些低收益、高成本的物品。今年“双11”,我只下单了两件商品,离稳健消费者的形象又近了一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打开衣柜,只有少量衣物,却都是喜欢的、实穿的。
纸上谈兵不可取,当“剁手”欲望真正消退,拥有少买或不买的自由意志时,才是真正战胜了消费主义。
曲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