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多艘救生船和拖船组成训练编队解缆起航向南海深处进发,他们将进行为期多天的海上联合搜救、援潜救生、沉物打捞等多课目训练。
编队出港没多久,一场海空联合搜救演练迅即展开。“向编队其他船发报,多名人员落水,请求附近船只协助搜救!”新型远海救助拖船驾驶室内,编队指挥员叶丹连续下达数道口令。
编队各船迅速汇总信息,判明目标性质。在救生拖船海图室内,航海长刘治伟根据风速、海流等水文条件,规划航线确定搜索海域。救生拖船迅速调整航向,向目标海域航渡……时间紧迫,编队立即启动海空联合搜救机制,请求友邻部队派遣直升机进行空中快速搜索。
铁翼飞旋,直升机紧急驰援,不多时便在海天之间编织出一张立体搜救网。搜救兵力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时共享战场信息,按照划定的区域,运用目力、光电等手段,对目标区域展开拉网式搜索。
“发现落水人员,目标方位×××。”救生拖船迅速展开救生部署,吊放小艇,拖船上的枪帆班长郭治周带领营救组4名队员驾驶小艇快速向漂浮的“落水人员”驶去,迅速抵近、营救上艇、高速返回母船,救援一气呵成。经过海空兵力多轮搜索后,“落水人员”被逐一救起。
此时,编队的另一艘援潜救生船医疗室内,医务人员正紧张地对“落水人员”实施救治。“一名落水人员‘伤情加重’,请求直升机后送治疗!”建立航线、着舰、再次起飞,直升机携带“重病伤员”,很快“消失”在茫茫海天间。
次日,天色微亮,远海救生船后甲板开始救生钟吊放,一场想定情况为“潜艇坐沉海底,艇员焦急等待救援”的援潜救生训练紧急展开。
该型机动式救生钟能够搭载在救生拖船上,在跨海区、高海况条件下直接与潜艇对接营救潜艇艇员,是援潜救生的利器。“我们立足救援实际需求,练人机配合,练人装结合,模拟极限对接角度,不断挑战复杂战场环境,磨练操纵员及指挥员现场应对能力,对接成功率稳步提升。”救生钟吊放现场,指挥员周家宁介绍说。
援潜指挥中心内,编队指挥员叶丹带领指挥组成员最终敲定救援方案。官兵们首先布放图像声呐确定“失事潜艇”水下位置,水下电视确认目标姿态,救生钟操纵员登艇检查,松脱卡扣,起吊入水,救生钟不断下潜向海底目标接近。操纵员张伟小心翼翼地调整钟姿态,“咔”一声轻响,对接口牢牢地卡在“潜艇”救援口,一次对接成功。
救生钟与“潜艇”建立联系、均压、排水、开盖,在深海建立一条“生命通道”。此时在拖船左舷,潜水员李伟穿戴潜水装具入水,连接高压气管向“潜艇”输送高压气,随着高压气阀开启,高压管路发出嗞嗞声响,吹除海水后“潜艇”成功上浮。
“沉物打捞部署!” 傍晚时分,战斗警报在拖船上突然响起,参训官兵迅速投入演练。拖船后甲板作业现场,两组潜水员紧急入水勘察沉物情况,各种信息源源不断汇集到指挥所,制订打捞方案、作业起拖、收绞,主拖缆一点点露出水面。“主拖缆受力增大!”潜水员再次携带摄像机入水,水下画面实时传输至指挥所。
调整打捞方案还是继续收绞,指挥所成员意见不一。指挥员叶丹紧盯作业示意图,综合研判后,果断下令继续收绞……经过多次调整船向,最终成功将沉物打捞上船。
“此次为期多天的海上训练,多型重点装备投入实战训练,开创了首次成功使用的实践,检验了其在海上救援任务中的技术性能,验证了援潜救生、沉物打捞方案预案,拓展了部队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编队指挥员叶丹说。
张东杰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