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在女儿5周岁生日当天,专程来到伯鸿书店,在店长吴魏的介绍下挑选了一套译注版《史记》。“读史明智明理,这套书是给孩子的生日纪念。我不奢求她现在能读懂,而是希望这套书能够陪伴她的成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吴鹏杰踏入伯鸿书店的契机,则是被青砖绿竹的古朴雅致,以及匾额上繁体的“书店”二字吸引。“寒假恰好买了中华书局版本的《曾国藩家书》,读后很有收获。走进来一看,这里有好多中华书局丛书,感觉不虚此行。”
《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合作伙伴伯鸿书店,是中华书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实体书店。不足200平方米的店面,被2000多种上架图书填得满满当当。当人们推开木质牌匾下的玻璃门,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吴魏说:“当下阅读环境其实不算友好,我们希望伯鸿书店能够成为一个温暖的文化空间,真正服务读者、作者和编辑。”
在传统文化典籍里感受文化血脉的传承
吴魏是中华书局伯鸿书店的店长,名字自带某种历史气质。2019年,他从中华书局编辑室来到伯鸿书店,书籍零售的繁重压力打破了他过去对书店工作“闲适”的预期,但与读者面对面沟通的体验,也给他带来了快乐与温暖。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吴魏介绍,平时到店读者多为周边社区的居民,也不乏特意前来者。吴魏记得,曾有一位从四川远道而来的读者,将伯鸿书店设为自己的北京“打卡地”。当时店员们正在清点书籍,其中一本是黄永年所著的绝版书。“这位读者当即买了下来,连声感慨不枉此行。”吴魏还多次在店里遇到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他常常周末特意打车前来买书。“许多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也很认可我们的书”。
每到放学时间或周末,会有许多孩子来到伯鸿书店看书。吴魏介绍,伯鸿书店将青少年书籍做了一个专柜陈列,供孩子们阅读。“孩子们有时还会翻看专业类甚至研究性的书,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或生僻字,就会来问店员。”吴魏觉得,孩子来书店接触传统文化典籍,有助于他们感受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
在吴魏看来,实体书店与网上购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有温度的。“它能让读者亲手触碰这些书籍,与店员甚至作者拥有面对面的接触,更有亲近感。”为此,伯鸿书店经常联合太平桥西里、南里等社区,组织青年读书、亲子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伯鸿讲座”,邀请名家作者前来授课。“我们想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不仅停留在书本纸面上,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后的力量。”
吴魏笃信,书本的价值会一直存在。未来,书店将不仅作为实体书的展陈和销售地,更是一个承接各类活动的文化空间,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温暖。
用书店在人们心中点亮传统文化之光
“今年是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我们始终坚持陆费逵先生在创办时的理念——开启民智。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书局一直坚定的路。”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如何搭建年轻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周绚隆认为,这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需要从原点上寻找一种支撑的力量,那就是它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要基于对人的尊重,引导大家认同传统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我们今天讲传播、传承和弘扬,到底在弘扬什么?我们不是把传统文化从古籍里挖出来,再复制给大家看。”周绚隆强调,在保证内容品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的有趣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的公司在做‘半小时读懂’系列,半小时可能读不懂,但这一创意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将注意力拉回到传统文化中。”而想要形成更大效应,则需要精耕细作和长期坚持。
“只要有心,任何地方都能照亮人心,所以一平方米足够了。”周绚隆说,如果人们真的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能喜爱书籍,并非一定要在书房或者多么宽敞的地方,只要一平方米的小角落就能把书读下去。“《中国青年报》一直在关注现实和大众。‘温暖一平方’在这一点上比较务实,真正关注了价值本身。”
作为伯鸿书店的忠实读者,伞红雷每周都会来两三次,下班后顺路看看有没有新出的书,有空就在书店小坐一会儿,品茶阅读。这次在午休时间来到书店,是为了询问店员一本图书——扬之水的《读书十年》是否到货。
伞红雷在大学时代就读于古代文史类专业,毕业后从事古籍数字化相关工作,平时爱读学者论著以及中古史、唐宋史等史籍。他发现,周围从事学术研究的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籍多半比较感兴趣;但不涉及相关专业的人,往往对古籍怀着一种敬畏感,“太厚重了”。
在伞红雷看来,年轻人应该多多尝试阅读古人的经典作品,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书店就是一个让人们接触和爱上传统文化的绝佳地方。“它不需要过多渲染,就把书放在那儿。年轻人来这里逛一逛,就会得到自己的答案。”
每当傍晚,伯鸿书店的灯光从窗口映射出去,吴魏总有一种感觉,仿佛传统文化的光在逐渐照亮社会与人心。“书店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希望‘温暖一平方’能够将传统文化和实体书店的温暖汇聚起来,传递给更多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