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绝大部分的日子里,北京市民都可抬头见蓝天,全年重污染天气只有8天。时间倒回2013年,当年的重污染天数是2021年的7倍多。
从十面“霾”伏到“常态北京蓝”,北京蓝天的变化也折射出我国大气治理模式的变迁。一次大的转折出现在2012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要对PM2.5进行监测。这背后其实是我国大气污染状况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燃煤污染转变为燃煤叠加机动车等污染。
过去的大气质量标准已经不能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出现了空气质量指数与老百姓感观不一致的错位。既需要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过往的治理模式也面临调整。
2013年,我国遭遇了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波及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红色预警响起,中小学停课、工厂限产,甚至连航班都受到影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百姓的心头之患。
当年9月10日,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一份高规格治理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用5年时间,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在十大污染城市最密集的京津冀地区,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物的浓度年均要下降25%。
行动计划数易其稿,提出35条措施,覆盖机动车污染治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减排考核等10个领域,业内人称作“大气十条”。
事实上,在后来的10年间,我国不仅完成了“大气十条”的任务,还迭代了大气治理的2.0版,并在水治理、土壤治理等领域也发布了治理清单。
落实“大气十条”成为一系列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尖刀战役”,战斗刚刚打响的那几年,也经历了诸多博弈。“大气十条”改变了过往污染治理只注重污染企业末端治理的思路,是一套涉及产业调整、机动车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的组合拳。尤其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目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济与环保,一度被摆在天平两端对立的位置上。“生态环境问题根子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一些政府官员逐渐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就环保谈环保,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环境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
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增长, 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负效果的增长, 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黑色增长”绝不能要,这样的认识越来越成为共识。“大气十条”划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区域中,珠三角地区率先完成治理任务,长三角也紧随其后,京津冀一度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到了秋冬季,可能持续几天的重污染就抵消了全年的努力。
要如期完成5年治理任务,需要付出超常规的努力。2017年4月,原环保部抽调来自全国的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深入京津冀各个村庄,督察一整年,剑指京津冀及其周边的5.6万家规模小、分布散乱、污染重的企业。当年10月,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小散污企业一律关停。这被称为环保部“史上最大规模的环境执法”。
2018年7月,“大气十条”仅收官4个多月后,加强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延续“大气十条”以颗粒物浓度降低为主要目标、同时降低重污染天数的思路,把“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分解至各省(区、市)。此外还确定了污染物的“源头防治”,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作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雾霾仍时有出现。“雾霾天气可能反复,但环境治理必须坚定往前走。”当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说。
同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为经济与环保辨明了关系,“表面上看,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两者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
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院长王金南说,这为处于“十字路口”和“艰难爬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成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获中央财政的支持达到600亿元, 同比增加35.9%。
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全国90%左右的PM2.5超标天数和重污染天数出现在秋冬季,我国连续多年把秋冬季的治理作为大气治理的攻坚时刻。
2000多万居民取暖过冬的方式由此改变。新的治理思路是,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三成左右。这几年,约有28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时代。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在出现。夏季臭氧污染,开始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两座大山”。一些地区既是PM2.5的污染较重区域,也是臭氧浓度较高区域。有的城市臭氧甚至超过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
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的范围,从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扩展至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
这场污染的硬仗打得愈加科学成熟。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介绍,在2021-2022年最新一轮的大气攻坚方案中,有59个城市,跟原来80个攻坚城市相比,有进有出,治理重点更加聚焦,攻坚措施更加突出精准施策,反对“一刀切”,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而不是大范围停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王金南说,我国仅用7年左右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30年的空气治理进程。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2013-2020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浓度下降48.6%,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7.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下降八成以上。尽管离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距离,新一轮污染攻坚依然没有放松力度,将以更高标准保卫蓝天、碧水和净土,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