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改革创新拉开普惠金融大幕

贝多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5月24日   03 版)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持续改革创新,把更多金融资源导向小微企业、“三农”、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普惠金融落实落地,促进国民经济转型调整、良性循环发展。

    首先是普惠金融理念深入人心。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并成为金融发展阶段的一项里程碑内容。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2020年7月,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他指出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

    在普惠金融国家战略的引导下,各级政府强化了信息分享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成为各类金融机构解决针对中小微弱服务对象信息不对称矛盾的金融基础设施。犹如汽车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金融机构借助于信息分享平台得以较为顺畅地开展各类金融业务。

    不只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搭建,普惠金融国家战略在点和面上都有亮丽的表现。从点上看,国家选择了若干地区作为普惠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一贯的做法,即通过点上的试验获得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从面上看,在五年历程中,全国基本实现了在60万个行政村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这种国外称之为CASH-IN/CASH-OUT的简易设施,在许多国家都有尝试,但真正能够做到全国普及的,恐怕只有中国。它对解决普惠金融中“最后一公里”难题给出了直截了当的答案。

    其次,数字普惠金融的迅猛跃进,成为另一大亮点。数字支付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一张名片,数字信贷日趋成熟,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正在成为未来的热点。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蔚然成风。

    普惠金融的意义早已超出最初人们理解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保险、资本市场等诸多领域,其带来的“普惠价值”越来越巨大深远。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农村最底层家庭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一项基础性的意外险或重疾险保单可能胜过免息或低息的小额信贷。由此可见,如何从“中小微弱”的需求侧去加强普惠金融的实际功效,是今后推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或者说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格外需要重视的选项。

    从金融供给侧角度观察,中国的金融结构面临的重要拖累,恰恰是银行信贷过大,而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完善。与其他规模型企业一样,中小微企业都会经历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早期阶段更需要的往往是与之共担风险的股权投资者,也就是能提供资本金的投资者。在传统经济中,中小微企业只能通过亲朋好友来获取这类资金。在金融业发达的经济中,特别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比较成熟的经济社会里,中小微企业有机会从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获得急需的股权融资。从这一意义上说,普惠金融体系是营造真正支持“中小微弱”的多层次、互补性、广覆盖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强创业投资的成长和发展是改善我国金融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宏观上说,整个金融体系实现了包容性目标,就是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立。但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从中期目标出发,我们主要从三个角度去挖掘生态体系的范围。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比如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支付体系日益完善、银行信贷全面覆盖中小微弱的大背景下,未来五年可以在普惠保险、创业投资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三个领域发力,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在普惠保险领域,可以在农业保险、重疾险和意外险、养老保险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在创业投资领域,中小微企业除了需要银行信贷的服务外,更需要扶持创业创新的股权投资,相应地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营造良好氛围,比如税收政策、担保补贴、营商环境等就显得尤其重要。从更大范围来讲,普惠金融要成为可持续的金融制度安排,不可缺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加持。只有资本市场的高度介入,普惠金融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强调金融健康对于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金融健康是指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其金融知识、利用金融工具、采取合理金融行为所达到的财务状态,包括收支、资产、借贷、保险,以及对财务现状的满意度和对未来的信心等衡量维度,是需要需求方、供给方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刘桂平曾在文章中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应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抓紧构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

贝多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24日 03 版

改革创新拉开普惠金融大幕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安全“地基”
让小店有烟火 为企业解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