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安全“地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5月24日   03 版)

    2022年5月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的一家企业内,邮政银行客户经理在了解生产情况,准备追加低息贷款。视觉中国供图

    2022年1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武隆支行工作人员(左、中)在武隆区双河镇石坝村了解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经营计划及资金需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95.3万亿元。到了2021年年末,这个数额已达345万亿元,加上保险、证券业,全部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超过380万亿元。

    十年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步提升,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安全稳定的坚实“地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稳妥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过去十年里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逐渐筑牢了金融安全的“地基”。

    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时,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过去四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持续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全球经济的外溢效应日益显现。由此,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我国金融领域也面临宏观杠杆率上升、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等潜在风险。

    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至今还停留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当年上半年,我国一些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一些银行预判政府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并以此在贷款投放上“加码”,银行同业业务在5月末同比增速超过50%,融资和债务快速扩张,期限错配等结构性问题呈现。

    最终,这些银行未能如愿。政府坚守“稳健货币政策”的底线,没有给市场继续加剧金融风险的机会。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场围绕“去杠杆”的交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后来稳步推进“去杠杆”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看来,2017年以前,我国宏观杠杆率提高较快,一些金融机构的业务不规范,导致风险显现,“风险从个别机构传导到多个机构,从个别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从个别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无论是“钱荒”事件,还是股市波动,都让大家认识到“金融风险不是个体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创新越来越活跃。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许多投资者的“宠儿”。赵锡军记得,那段时间,经常能在一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士口中听到,“我们需要银行业,但我们不再需要银行”的论调,这些人留给他的印象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模糊且盲目乐观”。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曾撰文指出P2P行业的潜在风险,“大家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便捷性的同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安全性——这一任何金融交易行为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发出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号令,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同年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2018年,三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打响。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正是从这年开始,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工作进入“加速期”。

    同年3月,在北京金融街上,许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从业者,站在银监会和保监会门口与牌匾合照。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银监会和保监会将在当年合并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一行三会”成为历史,“一行两会”监管时代开启。

    赵锡军认为,党的十八以来,在系统性防范化解金融领域的重大风险上,我国更多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无论是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银保监会,还是在上海、江西等地设立金融法院,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强化地方监管责任,都是从上到下,从事前到事后,逐步完善金融治理和监管制度体系的表现。

    “去杠杆”成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结构性去杠杆,有效稳住宏观杠杆率,控制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积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仅在2018年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总水平就比2017年年末下降了1.5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通过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一大批违法开办的互联网理财、保险、证券、基金和代币机构被取缔。尤其是P2P网贷机构,经过数年整治,从高峰时期约5000多家的运营数量逐渐归零。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出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指出,资管新规落地后,2019年末,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同业理财、同业投资和券商资管分别较峰值缩减87%、26%和42%。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各类交叉金融投资产品持续收缩。从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加大,4年里处置的不良贷款相当于前12年的总和。

    与此同时,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在提速。赵锡军认为,这与十年来的强化监管密不可分,“开放伴随着金融机构多元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进出规模加大且频繁,风险的来源和传递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对境内的金融市场构成了一定压力,我国金融业要高水平的开放,就一定要提升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从杠杆率、地方债,到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在曾刚看来,三年攻坚战期间监管部门对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是“分类施策、精准拆弹”。“重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得到了定点清除,金融风险从原来的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给未来的金融领域的‘长治久安’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制度基础。”曾刚表示,目前,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发达经济体大肆扩张基础货币,实行极限宽松财政金融刺激,引发了全球高通胀。赵锡军指出,西方国家“直升机撒钱”的方式可能对危机有所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危机发生机制,甚至会引发风险外溢,让其他经济体为此埋单。与之不同的是,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和防范风险的举措上,更多是考虑把风险隐患和危机苗头扼杀在早期,而我国的宏观政策也体现出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曾刚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一度有所上升,“这是必然且必要的,但却是短期的。”他指出,政府在从长远着手,出台一系列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防止杠杆率过高,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把金融安全的篱笆扎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设立我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曾刚认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推出,将有助于弥补我国现有的行业保障机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提升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

    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出台金融稳定法,将进一步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常态化处置功能奠定法律基础。”曾刚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24日 03 版

改革创新拉开普惠金融大幕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安全“地基”
让小店有烟火 为企业解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