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破解技术发展困境

海油热采人:海上点亮青春之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5月24日   01 版)

    海上热采第一套多元热流体热采设备、第一台热采水处理设备、第一套海上专用热采采油树……这些技术成果背后是一个年轻党支部的攻坚克难、锐意创新。

    这就是中国海油中海油服油田生产研究院稠油技术所党支部,带领一个成员平均年龄35岁、党员占比94%的技术团队。他们将稠油热采技术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壮大发展起来,在大海上点亮青春之光。

    2006年年初,中国海油制定“十一五”国内上游油气产量规划目标,明确2010年渤海油田年产油气3000万立方米。对于当时稠油储量占70%的渤海油田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刚刚成立的油田生产研究院稠油热采项目组看到了机会。

    时任项目组党小组组长的孙永涛暗下决心,“我学的就是稠油,把丰富的稠油资源采出来就是我最大的事业!”婚礼第二天,他告别新婚妻子,奔赴现场,紧锣密鼓地开展第一口海上稠油热采试验井的筹备工作。

    海上稠油开发难度大,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老油田老井不耐高温、海上平台空间有限、海上平台安全要求高……一个个“拦路虎”摆在眼前。那时的热采项目组只有不到10人,不少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孙永涛组织起党员攻坚队,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决心走出一条海油特色的稠油热采开发之路。

    从陆地到海上,从井口装置到井下管柱,从方案设计到实施支持,这支年轻团队在海上油田老井中完成了对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的工艺验证;从软件到硬件,从老井到热采井,从120℃到300℃,他们见证和参与了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的艰辛探索历程。这支党员为主体的青年先锋队凭着烙在骨子里的石油精神和铁人精神,敢打敢拼,终于使中海油服具备了稠油热采一体化服务的能力。

    2010年12月,中国海油宣布实现年产油气5000万吨目标。油田生产研究院稠油热采项目组被评为“渤海三千万吨立功集体”、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立功集体。

    2020年6月,面对低油价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考验,稠油技术所党支部成立青年先锋队,瞄准了海上稠油热采的第一块硬骨头——南堡35-2蒸汽驱项目。渤海湾上这支青年“铁人”团队,踏上出征蔚蓝海洋的茫茫征途。

    南堡35-2油田过热蒸汽驱先导试验项目是海上首个大井距水平井蒸汽驱项目,对于中国海油的稠油开发具有战略和示范意义。2018年年初,在中国海油统一部署下,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明确南堡35-2油田开展吞吐转蒸汽驱先导试验。

    “平台缺少地面注热装备和井下工具,且无海上经验可借鉴,怎样才能破解稠油热采技术发展的困境?”孙永涛苦苦思索着。此时,他已由党小组组长成长为党支部书记。

    “这也许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做好技术沉淀的机会。”孙永涛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团队齐心合力开拓技术发展新局面。

    “今天的支委会首先研究一下咱们稠油技术所今年的科研重点难点,针对重点任务支部立项攻坚……”孙永涛所在党支部首创“微课堂”,在党员学习交流中提升信心,开展“科研五星”活动,在团队中树立榜样,与客户开展党建共建,在技术上联合攻关,共同开展实验百余组,有效促进了稠油油田的高效开发。2018年,孙永涛带领稠油技术所党支部获评中国海油首批“标杆达标支部”。

    党支部领导下的青年先锋队迅速成长,青年骨干宋宏志带出8名稠油热采青年成员,不断提升青年技术技能水平,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为青年员工“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利用自研项目压担子、职工创新创效评比等措施,进一步增强青年骨干的责任意识,锻造了青年员工独当一面的技术攻关能力。

    80余组蒸汽驱相关实验,50余套模拟方案,在安装试验前他们厉兵秣马;4个重大科研成果应用,10余项工艺参数反复优化,在施工现场他们精益求精。最终,团队攻克了国内外首个海上油田蒸汽驱项目,实现了海上稠油热采蒸汽驱从“零”到“万”的突破,成为渤海油田2021年稠油上产30万吨的主力军。

    在这最好的青春年华,稠油技术所党支部树起一面旗帜,带领年轻的团队,让青春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24日 01 版

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充分迸发
引航不朽征程
人民卫士 擎旗奋进
我国明确乡村建设行动路线图
全国青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精神座谈会
上海共青团协调近10万个岗位给应届生
海油热采人:海上点亮青春之光
“青年大学习”:在新时代谱写青年运动新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