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时期,长沙人区回正走在路上,眼见端午节就要到了,天气热得不行,白亮亮的太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突然眼前一片花白,一个瘦削的人赫然立于面前。此人缓缓说道:“我乃是三闾大夫屈原,我看到端午之时,你将装满大米的竹筒投入江中祭奠我,感谢你。但我有一言你听,你投入水中的米粮,常常被蛟龙掠走,我也无能为力。拜托你,再向水中投米时,务必用楝树叶子塞住竹筒口,再缠上五色丝线,这两样都是蛟龙最恐惧的,切记、切记。”区回刚要说些什么,阳光又刺得他闭上了眼。待再睁开眼,刚才那人已了无踪迹。区回感到好似梦境,但又哪有人大白天走着走着就做起梦来的?端午那天,他按照三闾大夫所言,用楝树叶塞住装米的竹筒,缠上五色丝线,投到水中。只是他再没见到屈原,也无从知晓这样是不是真的能使蛟龙退避。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了这个故事,后面还写到当时(南朝)人们用五色丝和楝叶包粽子的方式,就是由此而来。
我们的祖先对所有事物和礼仪,不论是真的探本求源,还是制造一个神话,都必须为其存在寻出一个理由来,而这个理由又往往寄托了先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吴均的故事给粽子的“外包装”找到了一个来源,这来源恐怕也非吴均原创,他大概只是个记录者。而这个故事成立的前提,是屈原和端午的关系,这就牵涉到一个流传更广的故事,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自戕于汨罗,人们为防止鱼群啄食他的身体,划着龙船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民众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纪念屈原。通过屈原,为端午节俗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解释。
历史上参与端午节由来“竞争”的,并非只有屈原一位,在汉代还有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伍子胥引吴兵报仇,鞭尸楚平王,没料到在吴越争斗中,夫差赐死伍子胥,装着其尸身的皮囊五月初五被投入江。而伍子胥一灵不灭,骑着白马驱赶着钱塘江大潮回来了,来看吴国的覆灭。伍子胥化身为水神,接受民众崇拜,成为端午的由来。东汉汉安二年五月,善音乐的曹盱,一边演奏一边随着众人去迎接驾潮而来的伍子胥。站在潮头的水神,随手一挥,巨涛便将曹盱卷入水中。曹盱的女儿曹娥,徘徊江畔7日不去,投水而死。孝女曹娥也由此成为端午由来的“竞争者”之一。但显然,这个故事不及《三国演义》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故事出名。创造了寒食节的介子推,在另一个说法中,为纪念他而不举火的日子不在四月而在农历五月初五,那么纪念他也成为了端午的由来。但为一个人创造两个节日又似乎不妥……
最终的最终,六朝以后,屈原基本成为端午第一纪念对象。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惟其端午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惟其中国人民愿意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也惟其远在屈原死后,中国人民还要把他的名字,嵌进一个原来与他无关的节日里,才足见人民的生活里,是如何的不能缺少他。”(《人民的诗人——屈原》,闻一多)
端午属于爱国者,但对爱国者的纪念,无法解释为什么端午当日家家户户插艾草。在“纫秋兰以为佩”的屈子那里,艾草是芳草的对立面。同样的,为什么端午饮雄黄酒?张天师在端午是什么身份?对此,学者刘晓峰研究认为,端午是个复合型节日。
这里又要说到一个故事。战国时齐国贵族田婴众多妻妾中的一位,在五月初五诞下一个儿子,按照田婴的意见这个孩子只能扔掉。女人不舍得,还是把孩子养大,这个差点夭折的孩子名叫田文,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孟尝君。而为什么要扔掉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因为传说会“克父”。
古人也不都是田婴,也有开明的长辈。东晋名将王镇恶也生在五月初五,应该怎么处理他,家人请示了他的祖父王猛。王猛认为,出生在特殊时刻的孩子,不仅不会“克父”,还必将在未来成为振兴家族的人物,于是起名“镇恶”。
镇恶,即镇压恶,古人以五月为“恶月”,当月不吉,而镇住恶也就吉利了。为什么五月是恶月?因为五月处在夏三月的中间,在农历五月出现的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过了这天,阳气开始衰落,阴气开始上升,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阳气复生。阳气盛极而衰,象征阳的父亲开始衰落,新生儿则开始成长,新生儿成长的越蓬勃,父亲越衰落,于是就有了“克父”的说法。
由于阴气已生,虫子们和各种毒物第一时间敏锐地感知到这个信息,开始活跃起来。蛇、蟾蜍、壁虎、蜈蚣、蜘蛛,所谓的“五毒”,要到人间走一遭。于是,与“五毒”对应的“五瑞”:艾草、菖蒲、蒜头、石榴花、龙船花就登场了。这些都是祛毒、辟邪的东西。特别是艾草,更要家家悬挂,不仅悬挂还要把它扎成老虎的样子。虎者阳物,食鬼魅、御凶,加上艾草,是双料防护。不仅扎“艾虎”,还要放置以艾草为头,以蒜头为拳,以泥作身的张天师。张天师其人,专司驱鬼。明嘉靖年间,“五毒”及各路妖怪作乱,张天师一路降妖打怪,最终诛灭“五毒”。这便是戏曲《混元盒》的故事,其也成了端午的保留剧目,特别是清宫,每逢端午必演此剧。
清代皇帝端午看戏之余,也少不得用些节日特色饮食。雄黄酒喝一点,驱邪。粽子也要吃,初五早膳,就要伺候皇帝攒盘粽子一品。据乾隆《膳底档》记载,只端午这一天,就要消耗粽子1332个。当然,乾隆爷胃口再好也吃不了这许多,这些主要还是赏给后妃、大臣的。口味上,清宫在粽子“甜咸之争”中站“甜派”,有枣粽、果粽、澄沙粽、奶子粽,就是没有鲜肉粽。粽子系上五彩线取“辟邪”之意。北方民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吃五毒饼,即把“五毒”的形象用戳子印在点心上,或者用模子扣出“五毒”的样子,人们相信,吃下去,可“辟邪”。
古人还在端午这天铸剑、铸镜、采药、炼药,这借助的是端午阳气。据说此日操作,所得之物、药有特别之效。
以上这些习俗和其他没说到的习俗要都操作下来,确也够古人忙的。也正是这些习俗构成了我们的端午节,而在它们背后,是中国人对自然节令、气候变化的认识以及对先贤的追慕与爱国情怀的抒发。如今,其中的一些习俗认知已不太符合当代人的思维,但却不妨碍它们以礼俗的形式,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我们也不妨用中国传统思维去理解端午文化,去感受端午礼俗,过一个更热闹、有趣、有仪式感的端午节。
辛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