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航空航天助推“制造业立市”

津城科技青年追天逐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7月13日   03 版)

    很多年前,中学生孙晓峰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成功飞天,决心也要成为航天人。如今,35岁的孙晓峰梦想成真——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以下简称“天津基地”)测控试验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负责协助完成空间站多舱段的热控、结构机构、推进、环控等分系统的测试试验任务。通过测试的航天器,才能从天津送至发射场。

    孙晓峰会在直播里目送它们发射、升空,火箭喷射的绚烂火焰,映着他的青春和梦想,也照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脚步。

    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基地是名副其实的“造梦厂”。2010年,中国空间站工程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迈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两年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签约落地,载人空间站等超大型航天器项目,连同中国人逐梦九天的航天梦一起在这里扎根、生长。

    10年来,这片海边盐碱滩成为中国空间站的诞生地:新一代大型航天器总装、集成、测试的“主阵地”AIT中心,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振动台、KM8空间环境模拟器等一系列先进试验设备。一支平均年龄27岁的一流测控团队,成为中国拉开空间站时代大幕的见证者。

    10年间,一粒粒“飞天种子”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沃土快速生长。这里已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超大型航天器研制及产业化应用基地等国际一流航空航天产业高端制造研发基地。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天津形成集聚规模,为天津“制造业立市”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在中国空间站落户天津市滨海新区10周年暨空间站任务2022年誓师动员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表示,10年来,空间站任务融合了我们共同的初心与梦想,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奋斗与拼搏,见证着我们共同的荣耀与辉煌,“孕育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

    世上本没有奇迹,只有全力以赴的努力。“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靠性必须达到4个9——99.99%。”天津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魏鹏威说,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测试的意义,就是在地面模拟天上的全部动作,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状况作出预判,太空舱的所有数据结果正常,才能送往发射基地。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货运飞船、神舟飞船组成。在天和舱正式发射前,必须完成多舱联试。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科研人员和航天员齐聚天津基地,这样大规模的多舱联试持续了100多天。

    负责天津基地服务保障的郭星星说,每次早上7点后勤人员交接班时,都能看见熬了通宵走出测试场地的科研人员。为了给整个团队最完善的保障服务,这个山西姑娘已连续8年没回家过年。

    每个发射任务都有宝贵的窗口期,可上万个测试环节一个都不能少。10年来,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

    孙晓峰几乎每天泡在测试现场,但他不觉得辛苦。他眼见着天津基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测试指令成功发送。而他自己,从一个测试现场调度员快速成长为测试团队负责人。“我赶上了中国空间站发展的黄金期,儿时的梦想成真,真的非常幸运!”孙晓峰眼里闪着光说,自己的青春与中国载人航天梦相遇,何其有幸!

    航空航天产业的集聚发展,如同一块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这里追梦。1995年出生的李召,一毕业就加入了天津基地测试团队,经过几年的历练,如今已是中国空间站结构机构分系统的测试骨干,因为表现突出入选了发射试验队,全程保障发射任务。

    “发射上天短短几分钟,可我们在地面下了10年的功夫。”魏鹏威说,10年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呼唤来到天津建基地,看重的是天津作为近代工业摇篮的科研力量和制造工业实力,以及得天独厚的港口交通优势。这10年来,这座城市对航天基地以及航天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保障。

    进入“十四五”以来,天津瞄准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和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了天津力量。

    为了提升航空航天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天津成立了航空航天产业链工作专班,分别围绕飞机、无人机、运载火箭等领域举办了10多次对接会,撮合成功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能力提升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天津市工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链工业产值(收入)实现57.9亿元,同比增长15.4%。

    和大项目一同成长的郭星星、孙晓峰等一大批年轻人,也纷纷在天津安家落户,子女在这里享受优质教育,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工作。近年来,滨海新区在人才政策、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不断加强服务,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扎根天津,向重大科研项目发起挑战。入选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试点以来,滨海新区更突出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推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白金卡”“金卡”和“银卡”3类服务证,为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此外,天津打通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通道,成立了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让人才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根据计划安排,2022年,我国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建。目前,在天津基地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内,正在紧锣密鼓地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开展各项测试任务。赵小津表示,未来一系列重大工程研制任务都将在天津实施、从天津出发,“天津将成为继北京之后,我国重要的航天产品研制基地”。

    这里也将真正成为年轻人追梦的热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7月13日 03 版

高温下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能有死角
最高法:我国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商标质押融资惠及近万家企业
“十四五”我国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
今年“银龄计划”将招募5000名义务教育阶段讲学教师
津城科技青年追天逐梦
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