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北华佗,南新安”是历史留给安徽的中医药文化宝藏,也是安徽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构想。“北华佗”的故里亳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亳州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是否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群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又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跟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2022年“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主题活动,走访了亳州市人民医院、亳州市中医院和亳州市谯城区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治好病,少花钱”
“治好病,少花钱,这是中医治病的特殊优势。”亳州市人民医院主管中医工作的副院长闫良对记者说,“当地老百姓在我们医院看病后都很感慨,说看中医真便宜,看病抓药六七十元就够了。”
亳州市人民医院是一家综合医院,建院以来就设有中医专科门诊。在中医特色护理门诊,记者遇见了刚接受完刮痧治疗的孟女士。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暴聋了20多天,经过西医输液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于是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的中医科挂了号,没想到只做了一次刮痧就有了“通透”的感觉。中医科护士长余新翠告诉记者,给孟女士使用的是铜砭刮痧疗法,根据孟女士的病情和干预情况,一个疗程(10天)基本就能痊愈。
在名中医工作室,亳州市名中医张秀芳刚结束一天的看诊。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要看80多个病人。以前来看病的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只占20%~30%。近5年来,问诊的人群中50%以上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症状主要是焦虑、失眠、脱发等。张秀芳认为,病人群体年轻化的原因主要是,亳州市对中医更加重视,对中医药管理规范,年轻人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也更深入。同时,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年轻人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管理,更注重用中医方法调理身体健康。
张秀芳名中医工作室是亳州市人民医院成立的亳州市名中医工作室之一。此外,该医院还拥有1个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闫良说,为了加快中医人才的培养,保护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亳州市卫健委每年都会评选名医工作室、名中医和青年中医人才,为建设名医工作室、重点专科以及配套设施拨付款项,为综合医院建设中医科室提供经济支持。
师承传授,培养中医人才
亳州市中医院是安徽省“北华佗、南新安”重点建设单位,非常重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设立各级各类的名医工作室,在传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培养中医后备人才方面表现突出。
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杨欢向记者介绍,医院现设有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安徽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以及2个市级首席专家工作室。其中,“徐经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亳州工作站”于2017年由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现有7名工作人员。
程玉峰是这7名工作人员中的一位,同时也是安徽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的专家,他告诉记者,徐经世今年已90多岁高龄,每年要来工作室几次,每次一定要亲自给病人看病。在看病的同时,也把经验传授给青年医生。除此之外,徐老还会与医生进行座谈,不仅是传承工作室的7名工作人员,所有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
“中医讲究师承传授,名医大师要通过传帮带,来培养年轻的中医人才。年轻的中医人也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师承老一辈中医大师的真传,才能获得更深刻的感受,才能更迅速地成长。”程玉峰说。
“小庙也有大神”
记者来到谯城区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正赶上中医病房里的张女士送来一面锦旗。张女士今年59岁,由于颈椎病和腰椎病带来的疼痛难以忍受,前不久去做了颈椎手术,没想到手术后病情更加严重,“疼得整夜无法入睡,吃止疼药也不管用。”她抬不起胳膊,也不敢坐着,“吃会儿饭的工夫就疼得要命”。主任医生韩黄伟给她用了针灸,三四次之后,她的胳膊就能举起来了,腰也不疼了,能连续坐几个小时。
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院长李新杰告诉记者,这里的病人经常用送锦旗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谢。记者注意到,在医院走廊和医院办公室里,几乎每面墙壁都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病人送的,这也是对我们的认可。”李新杰说。
两年前,谯城区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个以西医为主的基层医院,现在却有了一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中医馆。李新杰向记者介绍,中医馆年门诊量有6000余人次,年收住病人400余人次。在三楼中医服务综合病区,记者看到病房里住满了病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提高了,病人就都愿意留在这里。”李新杰说。
怎样提高服务能力呢?李新杰告诉记者,主要通过将市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请市医院知名中医专家来社区医院,带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一起接诊、查房,在给病人治病的同时,“手把手”地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进行现场教学。
韩黄伟就是从亳州市三甲医院人民医院过来支援的主任医师,因为医术高明,很多不住在这个社区的病人也特意过来找韩黄伟看病。病房里有一位85岁的杨大爷,因为脑梗,一侧肢体麻木,同时患有糖尿病,脚肿了一指半高。他的老伴今年87岁,由于患脑梗后遗症,偏瘫不能走路,也无法说话。杨大爷听人说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治疗脑梗后遗症效果好,便带着老伴一起过来看病,然而心里却在嘀咕——这么小的医院能行吗?
韩黄伟对杨大爷的老伴采用了针灸、理疗和偏瘫肢体训练结合的治疗方法。11天后,老伴说话清楚了,也能慢慢走路了。“她欢喜得不得了。”杨大爷说。
韩黄伟给杨大爷采用的是针灸和理疗治疗,只扎了三次针,身体不麻了,脚也不肿了。“小庙里也有大神啊!”他激动地说。
“病人在这里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享受的是一级医院的价格,”韩黄伟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让老百姓都能受益。”
除中医病区外,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还开设了国医大讲堂、基层中医论坛等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药文化。李新杰告诉记者,国医大讲堂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请市里知名的中医专家给大家做养生、康复等专题讲座。社区的老百姓都很爱听,尤其是老年人,非常感兴趣,每次讲座基本座无虚席。
面向全市基层中医的基层中医药论坛也是每月举办一次,采取聘请名老中医授课、基层中医相互交流的方式,把中医药理论、经典名方、特效疗法,通过论坛提炼出来,推进中医药技术互通互鉴、传承创新,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亳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亳州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了中医临床科室,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此外,亳州还实现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遴选腰痛病、项痹病等14个中医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间病房按病种付费,同时对纳入单病种付费的中医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保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