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平移,小心插管,抬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治疗师吕姗站在患者床头的位置,注意力高度集中,盯着患者身上连接的各种线路,左右两边分别站着两位医务人员,大家合力把患者放在铺好的床单上,摘掉患者身上的监护仪,用床单将患者包裹起来,先平移到床的一侧,抬高,再平移,就这样帮助患者翻身,完成俯卧位通气。
新冠病毒感染首先冲击病人的呼吸系统,在2022年12月9日到2023年1月初的感染高峰中,吕姗和另一位呼吸治疗师杜安琪每天都在忙碌着。
从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开始,呼吸治疗师就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疫”。202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职业中,“呼吸治疗师”在列。
据了解,呼吸治疗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呼吸治疗的监测与效果评估,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以各类呼吸支持治疗和气道管理为主的临床操作手段,同时负责呼吸机的日常管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工作。
“因为我们这个专业的人特别少,所以就业反而好。”十几年前,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呼吸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吕姗和同学们大多直接就业,“绝大部分人选择进入ICU,成为重症医学科的呼吸治疗师”。
“由于重症病人的呼吸问题可能会严重一些,需要更多的生命支持手段辅助救护。”吕姗说。
目前呼吸治疗设备种类繁多、品牌与型号各异,包括传统氧疗、鼻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ICU的呼吸治疗师需要了解并熟练操作各种呼吸治疗设备。
“入行十几年,一直在学习。”吕姗介绍,在重症医疗救治中,呼吸治疗师首先要发挥专长,协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氧疗方式:患者是否可以无创通气?还是采用有创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
一旦建立起人工气道,呼吸治疗师就要参与到气道管理的过程中去,呼吸治疗师借助气道管理的各种器材、仪器,确保患者气道的安全与通畅,“我们会关注到插管的位置及深度,进行人工气囊的管理。”吕姗说,当病人连接上呼吸机之后,他们就要调整呼吸机参数,随时关注呼吸机状态等。
在ICU,病人的情况瞬息万变,对于呼吸治疗师而言,必须有预案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切呼吸问题。“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感染,患者分泌物增多,我们就会使用纤支镜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吕姗说,气道内纤支镜吸引及痰标本的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也是呼吸治疗师的日常工作内容。
等到患者生命指征逐渐平稳,呼吸治疗师会持续关注患者病情,和医生共同确定拔管时机,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呼吸训练、膈肌训练,开展呼吸锻炼,进行胸部物理治疗等,和医生共同确定拔管时机。
胸部物理治疗包含很多技术。2月3日,吕姗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充气背心”,她介绍,这项技术被称为“高频胸壁震荡”。“当患者穿上这个充气背心,我们会通过两个管路将背心连接到主机,主机会产生气流带动背心振动,给病人叩击排痰。”开机之后,呼吸治疗师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振动频率、振动压力及振动时间三个重要参数。
这一次新冠感染重症高峰来袭,作为新职业的呼吸治疗师的价值被更多地看到。
吕姗过去主要以外科救护为主,“过去呼吸系统通常是受累器官,而新冠感染感染时肺部是被直接攻击的对象。”这些新冠感染重症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严重低氧血症,肺部纤维化改变,起病急,病程长。呼吸支持技术和气道管理是此次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呼吸治疗师、护士和医生一起给病人做俯卧位,帮病人度过最危重的阶段。”
单个患者的俯卧位通气时长大约需要16小时。“我们在下班前给有需要的患者翻身,让病人都趴着,第二天上班后,再将病人换成仰卧位。”重症高峰的时候,ICU里十几位患者全部都需要俯卧位通气。
在重大疫情面前,呼吸治疗师不仅作为专业人员完成大量一线工作,还为其他非呼吸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开展短期而有成效的呼吸治疗培训工作,为更多的患者寻找“争一口气”的可能性。
2022年年末,新冠感染疫情来袭,北大人民医院的呼吸治疗师面向全院的护士集中开展呼吸护理技术培训。“一星期两次,开展了两个多星期。”吕姗说,“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院各病房的新冠感染患者的呼吸治疗水平。”
从业十几年,最让吕姗头疼的是,这个“新职业”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认定和规范。在医院的职业序列里,呼吸治疗师算是技师的一种,其职称等级与护士岗类似。“现在特别讲究‘带证上岗’,就像行医执照、护士证,但呼吸治疗师这方面是缺乏的。”此外,职称晋升的路径也并不明晰,“呼吸治疗师的初中高级职称考核目前还没有真正规范起来。”参照的是笼统的技师岗位职称考核,有些呼吸治疗师只能选择自学康复、营养等其他专业提升职称。
目前,我国专职的呼吸治疗人才资源较为稀缺,只有一些综合实力强的三甲医院才能配备。近年来,呼吸治疗的学科体系逐渐建立,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应推进呼吸治疗专业教育,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职业,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雪儿 记者 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