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深知调查研究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此深感支持。不过,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也发现,要在调研工作中察民情、发民声、解民困,发现“真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让基层调研充分发挥效用,避免沦为形式,必须克服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就是某些单位对上级调研存在主观敬畏、客观逃避的心态。在上级部门对基层开展调研时,形式上偏向于先发函,确定基本的行程方案,调研一般都由县市区领导陪同。从心理上讲,基层治理成效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政绩,基层更希望上级部门看到的肯定是成绩而非问题,就算提出问题,也偏向于依靠提出问题,取得上级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
就当前很热门的项目推进调研而言,走访调查的点位一般会由县市区“两办”和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对接,安排有亮点成效、有代表性的点位。在省级部门调研“精文简会”落实情况时,存在会多、文多问题的基层单位也很少透露真实情况,而是会报送被人为精简过的会议台账,通过台账上的“精文简会”,为调研工作呈现“理想结果”。
与此同时,防止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调研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上级部门调研一个县(市、区),通常会花一到两天时间,就算一直调研走访,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紧张。普通群众特别是年纪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群体,对于调研内容的知情程度比较有限,单纯靠座谈等方式,很难让调研者全面知晓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社区、村这一层级上,社区干部、村干部很容易透过熟人网络影响调研结果,让调研无法听到“实情”的情况增多。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上级部门在调研时或多或少存在“只把脉,不开方”的问题,把调研发现的问题都交由基层自行整改。基层说是要层层压实责任,但具体的处理方式,又可能是将问题层层下放。基层工作很多时候都要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对各种层层下放的上级要求自然疲于应付,这就会导致“空整改、假整改”。以我接触过的工作中举例来说,在日常问题整改的台账准备中,县(市、区)“两办”会进行问题任务分解、明确给下级单位列出要报送的问题数量,部门乡镇会对照自己能完成的工作认领、补充台账。这时,考虑到调研之后的问题整改是否做到,基层单位很可能故意点出一些无关痛痒、容易解决的老问题、小问题,使问题整改成为“新瓶装旧酒”。
针对上述问题,调查研究应当明确导向,确保从调研方案制定、调研人员确定、调研整改督进等方面通盘考虑,形成问题整改的闭环。在我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就是整顿某些干部的逃避卸责倾向,坚持问题导向,真正实现党政机关“想调研、愿调研、敢调研”。上级部门在基层开展调研时,要做到不怕揭短伤和气、不怕细究得罪人,基层单位也要直面问题敢接手,分析问题真解决,实现“基层寻医问药,上级把脉会诊,基层讲述病症,上级开方配药”的效果。
其次,基层调研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尽力避免调研成为“调演”。尽可能多在调研中安排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环节,就是有效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调研者也可以结合实际,由上级部门、县市区、村社、专家等人员组成长期从事“观察点”式调研的小组,全面、细致掌握工作情况,避免调研结果被人为“安排”。
最后,在调研问题整改的过程中,调研部门一定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确保时效性问题立行立改、长期性问题定期回访、复杂性问题“联合会诊”,探索形成多方合作整改的机制。上级部门出指导意见、基层部门提落实举措、问题来源提实际诉求——这样的闭环式工作结构,有助于推进问题整改到位。总而言之,党政机关在调研中提高工作本领,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民意、赢得民心。
清和(基层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