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沿海的浙江,10.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项工程持之以恒地进行了20年。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靠着双手致富,也靠着双手摸索出了美丽乡村的模样。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清楚浙江过去的景象。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歌猛进,然而环境代价也同样巨大,特别是在农村,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将其描述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
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的顾益康曾表示,2002年时,浙江仅有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
这与今天的浙江截然不同——截至2022年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2019年,浙江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改变起初源于一项工程。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当时的目标是,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如今,这一目标早已实现,但工程并未停止。后来这项工程的内涵逐渐深化,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走向了“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接着,又朝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路径迭代升级。
“脱胎换骨”的村庄
金华义乌市的李祖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为“水牛角村”,意为“看不到发展希望的穷村庄”,村口的小水塘记录着一代代青壮年离去的故事。后来,李祖村以“国际文化创客村”闻名,成了周边村庄争相学习的对象,甚至被称为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的美丽乡村共富样板。
直至现在,村里的老人依旧说不清是什么改变了李祖村,似乎一下子村里就热闹了起来:不时有陌生面孔进村停留、用餐。问及他们进村的原因,南来北往的人大多只答一句“路过”。
更详细的原因记录在义乌的一份政策规划中。2017年,义乌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实施“千万工程”,通过国企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托以德胜古韵、望道信仰、画里南江等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基础的交通道路建设,带动偏远村、沿线村共同发展。历经4年的开发建设,义乌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总长超280公里的精品大环线。
一座座原本散落在各处的村庄因这条线串联了起来,李祖村就是其中之一。
李期银便是被这条“路”吸引过来的。作为梨膏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这门手艺传到他手上已是第七代了。他的祖辈曾在李祖村生活,后来举族搬到了浦江。2017年,李期银回来了。
“当时李祖村正在招商,找到了我。回村看了几次,就下定了决心。”李期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16年3月,他刚回村考察时,李祖村仍是个破败的小村庄,“到处是危旧房,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连村里的村民起初都不太相信他的决定,有人直言:“脑子进水了,这种地方会有生意?”但李期银看重的是李祖村的未来——浦江到义乌新打通了一条隧道,两地的距离一下子缩短到了车程10分钟左右,加之李祖村离机场、高速公路出口都很近,来往便利。他回村开了家“李氏梨膏糖”,开业首月,营业额就超过了14万元。现在,这家店一年的流水超过100万元,还带动了村民栽种梨树致富。
今天的李祖村已然大变了模样,沿着素色的石板路漫步村庄,入眼皆是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李祖村党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方豪雨介绍,这些年依托美丽乡村精品线,李祖村不断改善村内外基础配套设施。村子的目标也很明确——让年轻人回来,让年轻人在村里有生意可做。
为此,村子改变了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探索利用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致富,还邀请了专业运营团队来引育农创客群体,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截至2022年年底,李祖村农创客队伍累计带动消费5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
创客回归,乡村共富
刚将店铺搬到李祖村时,鲍丽萍犹豫过。她的服装店原来位于市区的繁华地带,经营多年,突然移址,还开到了农村,她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坎儿”,要考虑客流,也担心老顾客还会不会来。
然而“看到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庭院,不少店主边守店边养花,日子过得闲适而不匆忙”,她确信这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美丽田园给了鲍丽萍不少惊喜。“一家开在农村里的服装店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客人之前没接触过这类衣服,路过都会进来看看;老顾客也愿意来,在市区时他们总抱怨停车难的问题,在李祖村就不用担心,挑选完衣服后,他们还能在村子里走走看看,来一场‘乡村游’。”她说。
很多年轻创客是带着理想回村的,1988年出生的姜鹏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他在杭州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担任视觉总监。当时,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到姜鹏回村时的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6.1万亿元,是2013年的2.5倍。姜鹏认为,用电商去赋能乡村产业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然而刚回乡创业的前两年,由于“农村缺少电商氛围、创业缺乏经验、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原因,姜鹏的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直到2019年,事情才有了转机。姜鹏的老家在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过去镇子依赖着黄铁矿开采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十几年前,随着产业转型,大量人员和资金撤离,生活空间闲置,镇子不复往日的热闹和风光。2019年,溪口镇乘着浙江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东风,开始探索“乡村未来社区”概念,加快推进交通、教育、医疗、文化配套集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出台人才政策。
近些年,龙游溪口未来乡村立足龙南片区40万亩竹海的生态资源,以“乡愁+创业”为特色场景,线上线下融合培育“老街+美食”“老街+民艺”,发展“乡愁经济”,吸引了不少年轻创客的回归。
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又赶上了未来乡村建设的东风,姜鹏借势发起了“一盒故乡”项目,将“乡愁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
“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创客回归,乡村共富’,对传统手艺进行再开发、再设计,做有特色的乡村产业,让更多的手艺人和农户加入我们的平台,增收致富。”针对传统的竹编手艺,姜鹏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手艺进行开发设计,并邀请老手艺人加入,通过“大师带导师,导师带工匠,工匠带农民”的模式,以“前店后坊”的方式生产、售卖竹编制品。如今,已有170多户笋农和29名竹编师傅与姜鹏团队合作,去年,“一盒故乡”仅竹产品销售额就达1200万元。
“啃老族”的创新之路
70岁的竹编手艺人徐明光如今每天都在和竹子打交道。一手用磨砂片按住劈好的篾丝,一手将篾丝反复抽拉,先穿过剑门刀,保证竹篾宽度一致,然后刮青,再过圆刀,如此反复几次,一根竹篾就能有绸缎般的光泽和丝滑。这时,竹编师傅们就可以上手疏编了,插、穿、削、锁、钉、扎、套……篾丝上下翻飞,一件件精巧的竹编制品渐渐成型。
从徐明光手里诞生的竹篮、屏风、灯罩等物件往往供不应求。这位从13岁就开始学竹编的老篾匠手里的活计蕴藏着祖祖辈辈的经验和智慧。徐明光小时候,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竹编的手艺,但随着工业发展,塑料制品逐渐替代了竹编制品,篾匠行业开始衰落,老手艺人都慢慢退出了竹编行业。徐明光40岁时,也终于难以坚持,迫于生计,转行当了货车司机。如今,在“古来稀”的年纪重拾热爱的手艺,“还有事业可做”,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姜鹏时常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和坚持,他也很感谢村里这些老手艺人,没有他们的帮助,“一盒故乡”走不到今天。他戏称自己是“啃老族”——“啃”了老天爷的资源,把竹子进行产品化、品牌化;“啃”了老建筑,把村子里的一些古建筑进行了文创化的改造,变成展厅,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打卡;“啃”了老手艺,将传统手艺恰如其分地融入了现代生活。这些年,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创客返乡,不仅让溪口的美食、手工艺品远近闻名,也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大家“一起美美地走向共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魏其濛 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