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 郑明达 范思翔 成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16日   02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包容四海、兼纳百川,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愈发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我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

    在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各族儿女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

    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润中,56个民族共同凝聚在中华民族旗帜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

    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展现新活力、释放新动能——

    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

    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又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浇灌更加艳丽的中华文化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新合力,不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北京西单商圈,落成不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漫步其中,人们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体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尊重差异性到增进共同性……新征程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和促进我国各民族进行更加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与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紧密契合,更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

    敦煌莫高窟,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一面面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沧桑,见证着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华文化认同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袭、宗教信仰,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

    古往今来,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机——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百花齐放,礼乐和鸣,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特质——

    西藏根培乌孜山南麓的哲蚌寺,气势恢宏。2021年7月,在西藏进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藏传佛教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个“和”字,道出了中华文明不断衍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

    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的中华文明,在学习、消化、融合、创新中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将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大国的胸襟与气魄,也是顺应时代、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强大智慧和力量。

    以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洞库拱顶的飞天壁画,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这一作品选取敦煌壁画中的传统飞天形象,融入现代美学元素创作绘制而成,呈现别具一格的东方美学韵味。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成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见证。

    中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在新时代,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中华文明正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中华文明生动多彩的画卷——

    北京冬奥盛会惊艳世界;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绽放时代新韵……千古文脉一华章,今天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中华文明更加光彩夺目。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是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的道理。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生动描述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宝贵价值: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这是中华文明平等真诚的相待——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传来了胡椒、亚麻、葡萄、石榴等域外物产;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科技发明、养蚕技术也经此传向世界。

    中华文化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

    在“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关城,叮嘱“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山西云冈石窟,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都倍加珍视。如今,华夏大地上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对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理解:“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

    这是包容差异、尊重不同的广阔胸怀——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

    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讲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不谋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的中国始终致力于为不同文明对话沟通提出方案、搭建平台。

    6月15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这里成功采集。

    这一刻,象征团结的体育之火、文明之火、和平之火,同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交相辉映。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必将绘就人类文明更加壮丽的画卷。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 郑明达 范思翔 成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16日 02 版

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
“雨露计划+”拓展就业路
税法宣传进校园
加快服务转型 提升服务效能
“上挂下派”促干部有为
缘起元和塘 相融向未来
安徽:依靠创新下好高质量发展这盘棋
接续荣光跟党走 青春筑梦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