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位瑞士汉学家与中国半个世纪的情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21日   06 版)

    贺彼德一开口说话,就能让人感觉到他对中国的了解不一般。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会“一点点”中文,又会在对话中频繁使用“贵国”这类敬语,用“唠嗑”来代替“聊天”。他还能一字不差地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教无类”。

    作为瑞士汉学家、历史学家及瑞士驻华大使馆前武官,贺彼德与中国的缘分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他对中国的认识,起源于中学时期收集的一套与中国有关的邮票,票面上是他不认识的中国历史人物,让他萌生了好奇之心。恰好在当时,东德引进了一些介绍中国历史的译本,其中,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引起了他对中国的强烈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初,他考上了苏黎世大学,开始学习中文。

    1950年,瑞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之一。然而,建交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往来畅通无阻。1973年,一家瑞士旅行社组织青年学生来华旅游。贺彼德听到消息后也想参加,但旅行社告诉他,“这么多人排队想去中国,你还得等两三年”。一气之下,他给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的文教部门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说,“我已经学了两年中文,但我连去中国的机会都没有”。然后,这个旅行团里就有了他的名额。

    贺彼德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次旅行的路线:从香港入境广州,然后到上海、苏州、南京、西安,最后到北京。当时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贺彼德所见的是一个跟如今完全不同的中国。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对中国的兴趣,从苏黎世大学毕业后,他又到中国台湾继续学习中文,在那里半工半读,一住就是6年。

    1980年,贺彼德又一次等来了与中国亲密接触的机会——有个瑞士驻华大使馆的朋友邀请他来北京玩。那时候,北京的路上还没什么汽车,满大街都是自行车。这位朋友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作为他的交通工具。“北京是自行车的乐园,因为都是平地,没有山。那时候人人都骑自行车,而且骑得很慢。”

    那个年代,一张白色人种的脸在人群中很是显眼。贺彼德记得,经常有人问他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对中国的印象如何,等等。如今他走在中国任何城市的街头,再也没人拉着他问这问那了。

    1999年,贺彼德再一次来到北京,在瑞士驻华大使馆担任武官。这一回,他一待就是4年。在一次次的离开和归来中,他见证了北京的发展,从一个古都变成了“各方面都非常现代化的地方”。

    近些年来,北京的变化更大了。以前他从飞机上往下看,天空是“灰色或者褐色的”,现在从飞机上往下看,“北京是绿色的”。以前行道树的树叶上蒙了一层颗粒,看不清底色,近年来叶子“越来越干净”。以前经常有沙尘天,出去走一趟,身上都是土,皮肤也痒,现在这些现象基本都已绝迹。

    贺彼德也去过其他国家和城市,没有一个地方像北京这样给他强烈的归属感。离开北京之后,他又在东京当了4年武官。他不会讲日语,只有在他的工作范围内,人们才会说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他很难与当地人交流。他也去过纽约,但纽约人“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在他去过的所有大都市中,他最喜欢的还是北京,“有一种其他所有城市都没有的气质”。

    2008年退休后,他向瑞士同胞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每次讲完后都有人问,“你能不能组织我们去趟中国?”于是,贺彼德开始了退休后的“导游”生涯。每年他都要来中国一两次,每次的旅游团不超过10人,“慢慢地走,不要每天换一个酒店,才能深入地了解中国”。他设计了两条路线:一条是北方线,包括天津、大连和西安。在天津,他带着游客去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在大连辽东半岛,他们参观日俄战争的遗址,“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发生在第三方国家的国土上”。

    另一条是南方线。在泉州,贺彼德给游客介绍郑和的宝船,讲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在绍兴,他们参观鲁迅故里。他这样描述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一个很重要的作家,是五四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想在知识分子的能力范围之内改变中国。”然后顺势给他们介绍五四运动。在上海,他们参观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中国革命的历史。

    这两条线路走下来,贺彼德的客人们就对中国的古代史和近代史有了基本了解。

    在贺彼德看来,中国的历史与欧洲的历史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脉络。“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语言,因此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不断。但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文化统一体,无论哪个朝代都说同一种语言,而且有同样的文化。”他认为,这是中国和欧洲最大的区别,也是推动中国作为统一国家向前发展的力量所在。

    贺彼德作过许多关于中国的演讲,其中有一讲的主题是孔子和儒家思想。他认为,孔子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有教无类”,“中国的儒家文化有一种强大力量,它不需要像西方那样到处传教,而是吸引他人自愿跟随。这也是中国成功的因素之一。”

    并不是所有瑞士人都像贺彼德一样了解中国。他说,瑞士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太客气”,一方面,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冷战时期,认为中国强大后会成为西方的威胁;另一方面,大部分报道的作者并没有来过中国。

    近年来,贺彼德在每次演讲中都会加上一句:“中国从来没有在海外开辟过殖民地,也从来没有入侵过哪个国家。”他希望让同胞们知道,中国是崇尚和平的国家。有些人会相信他的话,也有些人不信。“如果他们不信,自己调查研究就更好,就能证明我的话对不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21日 06 版

中国式人权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路径
中国的人权发展经验更值得借鉴
“人权”不是干涉他国内政或推行单边霸权的借口
一位瑞士汉学家与中国半个世纪的情缘